還剩什麼可以吃???

在搞下去呀~當初捧著一堆錢來開餐飲業的都要跑路拉!

「食」在不安心! 暖身「衣補」取代「食補」

記者林亞樺/綜合報導

食安問題連環爆,就連經營多年的知名品牌都陷入食安風暴,致使消費者人心惶惶,深怕自己吃到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連帶也讓原本打算藉著這波東北季風增強、氣溫下降大發利市的薑母鴨、麻油雞等食補餐廳門可羅雀。

真正寒冬還沒來,餐飲業景氣寒冬先報到!食安危機至今,從麵包、食用油到食材都被爆出摻加了銅葉綠素或人工化學添加劑等,導致消費者的信心幾乎崩盤,更讓不少相關產業遭受波及。

就有食補餐廳業者表示,自從食安問題爆發後,業績比往年下滑4成左右,就連最近僅有18度的低溫,店裡生意依舊毫無起色;業者大嘆,政府再不加強把關食品安全,挽回消費者的信心,冬季一過恐引發餐飲業倒閉潮。

面對氣溫下降,民眾對吃沒信心,不敢上餐廳進補暖身,就只能把自己穿暖一點了。服飾業者表示,隨著近來日夜溫差大及氣溫下降,厚外套與發熱衣銷量大增,每天至少銷出上千件的保暖衣物,顯示民眾寧用「衣補」取代「食補」。

然而,目前標榜有發熱功能的衣服充斥市面,不僅其間價格差異甚大,其品質也是參差不齊。機能服飾品牌aPure行銷公關經理蔡月惠指出,以現在市場上熱銷的發熱衣來說,若其材質沒有吸濕排汗設計,容易造成悶熱、皮膚起紅疹等困擾;因此業者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而去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

為了教導民眾如何正確選購發熱衣,有業者推出「上傳不滿意發熱衣照片」的活動,希望藉此讓民眾更認識發熱衣的材質。此外,也有業者推出許多新材質的產品,例如標榜使用日本市場公認有感發熱纖維的「發熱暖暖衣」等等,使民眾除了穿厚外套、貼暖暖包、戴口罩等保暖方式之外,又增加了新的選擇。

食安風暴不間斷,苦了餐飲業與消費大眾,除了企業應為自己產品品質負起責任之外,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切勿只以價格做為選擇的主要條件,應看清楚產品的內容與標示,並確認產品的來源,才是最聰明且安全的做法。

台灣快被一堆黑心商人搞死~真是氣死!!!
2013-11-15 23:38 發佈
艾皮兒 wrote:
還剩什麼可以吃???


鱉 虧 味 閉門羹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艾皮兒 wrote:
在搞下去呀~當初捧著...(恕刪)


真的嗎?我看一堆薑母鴉還是有的沒的吃的

一樣要排隊呢
艾皮兒 wrote:
在搞下去呀~當初捧著...(恕刪)


覺得打鐵要趁熱

趁現在還有什麼食安的東西一口氣查出來~

把壞的爛的一口氣清空,留下好的優良廠商吧~

艾皮兒 wrote:
在搞下去呀~當初捧著...(恕刪)



這事件沒讓你領悟一件事-----吃錢比吃其他東西來的重要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艾皮兒 wrote:
在搞下去呀~...(恕刪)
吃自己
西北風 西北風 西北風 西北風西北風
市面上這麼多燕麥片,是真的給人吃的嗎?

台灣跟菲律賓,哥倆好一對寶

一個是啥都沒得吃

一個是啥都不能吃



艾皮兒 wrote:
在搞下去呀~當初捧著...(恕刪)


還有虧 可以吃..

吃虧就是佔便宜..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