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反共義士的軼事

從前,中共戰鬥機飛行員投誠台灣「較勤快」的時期,有一個名叫王學成的駕駛,是直接被國軍飛行員引導,降落在桃園機場。

關於王學成,有一些趣事可說。王學成投誠當天,空軍總司令親自到機場表達歡迎。王學成坐在總司令旁,不知是出於緊張,還是真弄不清狀況,或者共軍的「不分階級」實踐得太過徹底,居然開口閒聊的同時,手不時地往總司令的大腿上拍,拍得在場其他軍官,面面相覷。一般軍官對於總司令的那雙腿,別說拍了,連誤碰誤觸都不敢。王學成可能不知道:總司令那雙腿,只有投誠歡迎的當天讓你拍個幾下,過了就沒得拍了。

王學成的趣事不只一樁。在有關單位為他辦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王義士,您覺得引導您到機場的國軍空軍弟兄的飛行技術如何?」

王學成不假思索地答覆:「我看,還行吧。」

語畢,在場記者哄堂大笑。

這是嫌國軍空軍飛行員技術癟腳,所以語帶保留地說「還行」?無論如何,初來乍到的「客人」,卻這樣子唐突「主人」,也無怪乎記者們覺得王學成的反應「好笑」。

但是我逐漸發現,「還行」或「還可以」,在大陸人口中,可能不似我們想得分量那麼輕。再舉一個例子。

我在日本留學時,一對台灣留學生夫婦,招待幾個大陸同學到家中吃飯。為了這群第一次造訪家裡的大陸客人,主人很是慎重殷勤,忙裡忙外,忙了一天。等到大陸同學來了,主人把拿手好菜端出,親切招待,不在話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做主人的客氣問道:「對不起,我不太會弄菜。如何,還合你們的胃口吧?」

客人放下筷子,老實地說:「還可以吧...。」

這對夫婦事後告訴我,當下乍聽之時,兩人氣得半死,但我們一同琢磨了一番,得出一個結論:由於聽過太多大陸朋友無可無不可地說出「還可以吧」,幾乎到了不分場面、不看狀況的地步,極有可能大陸朋友口中的「還可以吧」,其實已經是相當正面的讚美。不這麼解,一定要期待他迸出台灣人慣有的「好好吃喔!真的好棒耶!」可能是強人所難。

我的結論就先做到此。下回看倌讚美大陸朋友時,試著說說「我看,你的菜還行」、「你的長相,我看還可以」,挨揍了記得告訴我一聲,我「還可以」再修正一下。
2013-10-28 11: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義士 軼事

台北会社員 wrote:
我的結論就先做到此。下回看倌讚美大陸朋友時,試著說說「我看,你的菜還可以」、「你的長相,我看還行」,挨揍了記得告訴我一聲,我還可以再修正一下。


這篇寫的還行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台北会社員 wrote:
從前,中共戰鬥機飛行...(恕刪)



你, 還行吧?
從民國五十年開始,總計有十三起駕機來台“起義”事件。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十六名所謂的“反共義士”,總共拿了“政府”發給的四萬七千五百兩黃金的獎賞。

這些人有些已移民外國、有些又回去投共、有些投資失利生活潦倒、少數是保持低調安穩過日子,現在想一想,當時那四萬七千五百兩黃金還真是發的冤枉。

這些年台灣開放觀光,跟對岸的人接觸與瞭解,大家都能體驗到,對岸的教育方式顯然是跟我們不一樣;難道是我們太有禮貌?還是他們太沒禮貌?看一看,在路上遇到那些問路口氣粗魯的人、在風景區態度隨便又沒公德心的人、管它是啥營業性質的店家,進去就是要殺價的人等等...

你這篇寫的還行,內容也還可以..哈!
在中國大陸
「還好」等於好
還帶一點慶幸的意思
還行就等於不錯

在台灣
「還好」等於不好
還要再加油的意思
對岸講:還行,對等於台灣的:還不錯

大約是70~80分

台灣講:還可以

大約是50~60分
我的回答還行吧?!
台北会社員 wrote:
從前,中共戰鬥機飛行...(恕刪)

台北会社員 wrote:
從前,中共戰鬥機飛行...(恕刪)


你這篇文還可以囉!

高級書僮 wrote:
我的回答還行吧?!...(恕刪)

還可以...更好
“還可以”錶示是中上等的水準了。要做到“很好”本來就很難,自然就很少出現很好的狀況。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衹是很客觀的評價事情本身而已。像那對夫婦在家裡親自下廚請客人吃飯,客人會對這次邀請單獨錶示感謝。但是對菜品的評價則是另外一回事。
擴大方麵來說,如果某樣事情主家都希望別人提出評價,而別人如果提出“還可以”而主家就不高興的話,那何必讓別人評價呢?虛榮心還是不自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