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電玩店比便利商店密度還高的年代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界第一,可在我讀小學時(1980年代末期),算是電玩店的極盛期,那時電玩店多到比超商密度還高,年輕一輩的人應該很難想像到.

當時,電玩店除了一些街機遊戲外,還會放一堆賭博電玩,如小瑪利,吃角子老虎,麻將,21點等,偏偏那時台灣又是賭博王國,只要開這種店,可以說一本萬利,成本要回收超快,小瑪莉賭博機甚至還是用拉下線方式向電玩店推銷,
隨便都能削爆,印象中那時班上好多個同學都會拿零用錢去賭,我只玩過3次吧,每次頂多賭20元(因我那時一天零用錢就是20),當時會去賭的有剛下班的上班族,有老人家,有路過的業務員,當然也有一些小混混,甚至連女生都不少,印象中錢贏了,一堆錢會掉下來,當然多半是輸多贏少,有人不知不覺就是好幾千甚至上萬輸了,比較沒品的輸了會鎚機台,罵三字經,電玩場內動手的都有發生過,至於開這種店的更是超賺,只是要把黑白兩道安撫好,那年代有人20多歲開電玩店就是住華宅開名車代步,被綁架勒贖2000萬居然沒多久現金就到了

那時治安會差,不良少年勒索事件多,有相當層面便是跟賭博電玩泛濫有關,政府知道但那年代公權力不彰,很多事都先睜隻眼閉隻眼,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似乎是郝柏村幹行政院長時吧)這類電玩就因為政府要拼治安被捉得差不多,後來陳水扁當台北市長後,無照的更是全部取締,現在在台北除了百貨公司外.電玩店似乎已經差不多絕跡了.
2013-10-08 1:18 發佈
還一堆好不好= =

只是用釣蝦場,KTV,不知名私人小超商....等

合法掩護非法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恕刪)


比較好奇的是,

現在很多縣市還是有不少。

這合法嗎?



台灣加藤鷹 wrote:
還一堆好不好= =只...(恕刪)


那些都沒掩飾耶!
招牌就是什麼電玩的。


arlo1011 wrote:
電玩店的極盛期,那時電玩店多到比超商密度還高,年輕一輩的人應該很難想像到.


想起以前一塊錢玩一局的街機......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恕刪)


以前學校午休時間就跑去附近商店打電玩,人擠爆,玩個快打旋風還要排隊= =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恕刪)


小瑪莉,真的很懷念…

小學會留個十塊去玩,見好就收

贏個30, 50…就超開心的!

當然也會有全滅的時候…
在阿扁當市長以前
台北市到處可以看到電動店
連雜貨店都可以放上幾台
有一般電玩 也有麻啊台 也就是小瑪莉(賭博)
那時國中晚上補完習,一定會先跑去玩幾道才回家
然後補習班主任 常常會去電動間捉人

後來唸五專
學校對面也有好多間
最常玩的是當時超紅的連線賽車OutRunners
中午不吃飯也要去排隊

後來吊娃娃機引進台灣後
改迷吊娃娃機
當時的吊娃娃機還是雙爪,真的是靠技術來吊的
不像現在三爪都是騙人的
還記得以前去萬年一百塊可以吊好幾隻

後來阿扁當市長以後
幾乎全台北市的電玩店或是雜貨店的電玩全沒了
現在想玩大型電動,大概只能去湯姆熊了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恕刪)


還有大型電玩店阿 台北市還有 不是湯姆熊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電動間仔〞的全盛期一應該是落在民國八十五年左右

   現在台北各商圈在當時一定是機台林立為患

   甚至像街道巷弄間動線比較熱絡的地帶也會有〝台仔店〞

   舉凡雜貨店、麵店、釣蝦場、撞球間、保齡球館等裡頭

   它就像有致命吸引力一般佇立在台灣各個角落


   那時期台北城艋舺就素有〝小拉斯維加斯〞之稱

   除了大型的柏青哥店再來就是一間間巨大霓虹燈招牌

   下的〝超八〞、〝超九〞店刺目通宵到天明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可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了之時‧你只能輕輕放手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超商密度之高世...(恕刪)

我只記得當年南陽街附近新光三越後面那一整排(現在的光南那排)都是電動間,公保大樓對面也有一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