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日本對西方鎖國的年代,1853年,東京附近神奈川縣的「浦賀港」一帶,出現了幾艘外國來的黑船。話說,以前不是沒出現過外國船,俄羅斯船或英國船就曾經來過,但頂多是帆船,嚇不死人,所以日本不痛不癢,照樣鎖國。但這次來的船不一樣了:鐵殼的,兩邊有個大水車,還嗚嗚作響。這就是來自遙遠的「亞墨利加合眾國(美國)」、由佩里船長率領、當時最先進的蒸汽船。
這次的外國船來航事件,就成了日本歷史上有名的「黑船來航」。不明究裡的看倌,別以為船黑色的,就足以把日本人嚇壞了。船黑不嚇人,船是蒸汽帶動的,才嚇死人。
日本人倒也識時務,面對船堅炮利,知道國再鎖不住了,於是就和美國訂了一個「美日和平條約」。這個條約,把日本從鎖國時代帶入開國時代。
談判過程的種種,我不多說了,網上有資料可查,又比我詳盡。我倒是想說說在美日談判時登場的翻譯人員。
話說,在日本面臨美國黑船造訪之前,已經鎖國兩百年,對於世界的認識,是透過唯一被許可接觸的西洋人、也就是荷蘭商人進行。英語逐漸在西方世界展露頭角的這一事實,日本人並沒全面的理解。所以,日本國內沒有足夠的專職英語翻譯。但是美日外交史上的第一次談判,日本卻派出了一個十分稱職的翻譯:森山榮之助。
根據當時美日兩方的紀錄,由於森山出色的表現,他所做的,遠遠超出了翻譯的職掌,成為全場的靈魂人物。也正是在森山的折衝協調下,日本與美國簽訂的條約,才不致於淪為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在鎖國的日本,森山榮之助的英語是怎麼練成的?這話得追溯到六年前。六年前的北海道,有個美國水手上了岸。這個人名字叫作麥當勞。
麥當勞父系是蘇格蘭人,母系是印地安人。印地安人的親戚之間,傳說自家祖先來自遙遠的日本,麥當勞從此對日本充滿嚮往,說甚麼也要親身赴日本見識見識。
1848年,麥當勞隨著美國的捕鯨船到了日本北海道海岸。由於當時日本禁止外國船駛入,偷渡入境者是要處刑的。外國水手之間也知道這一點,麥當勞卻堅持要下水單身前往,船長拗不過他,只有給了他一艘小船,任由他去。
為了瞞過日本的盤問,麥當勞上岸前刻意把船打翻,裝成是船難,避免日本當局以偷渡罪論處。根據麥當勞本身的紀錄,他登上岸之後,被日本當局拘留,但「待遇並不壞」。日本幕府方面發現這個老外「有點學問」,不是一般的打工偷渡客(當時大概也沒人為了打工偷渡日本),延請他做英語老師,為幕府培養英語人才(看倌不妨想想同時代清廷的可能反應,就知日本之富強不是是偶然)。麥當勞就這樣成為日本史上第一個英語老師。他所教的弟子當中,就有森山。森山當時即以聰明機伶,在麥當勞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這些本來是荷蘭語的翻譯人員,經過麥當勞一番調教後,個個都成了身兼英荷兩國語言能力的翻譯人才。想到麥當勞滯留日本期間僅僅7個月,不只播下了英語教學的種子,甚至還培養出活躍於外交舞台的談判能手。麥當勞的善教,與日本弟子的好學,確實令人動容,也為日本的英語教學史,開啟了一段佳話。
有看倌問:「靠!小日本的英語教學史,關我們啥事?」看倌此言差矣。明治維新以來,靠著這群日本的外語人才,大量地引進和翻譯西方著作,如今東亞各國儘管對於西化的順序各有先後,但對於這些新的漢字詞彙則普遍統一,原因就是日本的翻譯人員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
在沒有Internet、沒有英語DVD、甚至沒有像樣工具書的年代,7個月的英語學習,培養出了日本英語人才的種子。「這如果不是奇蹟,那甚麼是奇蹟?」
最後提一個大家可能都關心的問題:這個麥當勞,和現在速食店的麥當勞叔叔有沒有關係呢?我查過了,沒有關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