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筆編列的預算須在Q3完成.原先預採捐贈偏遠地區救護車方式進行.
但在這幾天詢問了相關單位後,得知捐贈救護車有其困難處.
1.目前台灣各消防隊或醫院並不缺乏救護車.
2.不論是醫院或是消防局的制度都是採"汰換",也就是報廢一台才能編列一台替換.
3.目前台灣捐贈救護車的情形是供過於求,也就是呈現排隊捐贈.
相關單位的建議是捐贈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程序會較容易且符合所需.
但在實際評估後,又發現許多問題.
1.原本評估捐贈對象為公共場所,例如故宮,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但許多機關的制度不是你想捐贈,他們就能接受.必須進行一層層向上呈報,並勘查考量設置地點.另外也考量到,這類公共場合似乎應該由政府或相關主管機關負責.
2.詢問了幾間圖書館後,院方人員表示可提供場所設置機器,但無法提供後續維護.甚至無人會使用,也無人敢使用.形同虛設.
3.實際了解後發現,許多有設置AED的機關或大樓,根本無人懂得如何使用,或是將保養維護列入例行工作.這點也需考量.
因此想請教,是否有其他能實質用於社會的捐贈活動或項目.
P.S不考慮慈善團體,基金,機構.因須將資金實質用途與流向作紀錄,而非交由其他法人進行管理.
不考慮教育類相關,因已有其他項目資金用於資助孩童生活與就學,並與地方政府規劃捐贈興建小學.
範圍想盡量擴及全台灣,而非重點城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