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的「社長」夢 (完結篇)

在日本辭去上班族之後,該做甚麼,心中不是非常有底。工作簽證還有一年半,有幾家公司對我招手,待遇在「good」和「very good」之間,比起那些沒了工作就等著回國的外籍白領,我不算是際遇太差的。

「做個上班族」,幾乎是所有尋求穩健的人們最容易想到的選擇。這種傾向在日本尤其明顯,且日趨保守。2003年的調查顯示:還有百分之31.5的年輕人抱著創業夢;到了2009年,降到了14.1。有55.2的人,要在目前的公司終老(日本生產性本部數據)。我們做老外的,和這群對公司矢志不渝的日本上班族爭一口飯,只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老子一邊涼快,讓他去出人頭地算了)」。

在幾個對我招手的聲音中,一個來自大阪,名叫樋田的人,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樋田是我在大阪做專案時,認識的一位獨立開公司的顧問。當時,我們因為人手不足,特別請來了這些不從屬於任何一家公司,自己單打獨鬥的顧問。樋田是其中之一。

這類的個人顧問,多半以個人公司的形態存在。樋田在上海做過專案,也藉此學了一些半生不熟的中文。他說的中文內容,已非普通的招呼語,讓我知道他是真的有下過工夫。以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人而言,儘管中文仍然半生不熟,但這學習精神實在讓人欽佩。

也正因如此,他和我在專案中特別聊得來。他把做獨立顧問的好處壞處,全分析給我聽,但這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年收入」。

「做得好的,年收入兩千萬日幣不成問題。就算再普通,也總有一千兩百萬以上。」他說著,我聽著,綺麗幻想在腦海不斷編織。

「侯桑,系統顧問總會有市場飽和的一天,但像侯桑這樣,懂得外語的系統顧問,那就稀有了。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樋田不急不徐的語調,很有說服力。我早知道我的「稀有」,但不知道我的市場價值。他的一番話,等於是為我的市場價值背書。

我離開公司後,他找上了我,問我有無意願一起做。他自己有意「擴大公司營業規模」,將公司定位成「專長做跨國企業系統導入」的公司。

「侯桑,你要不就也獨立開公司,我們一起合作。要不就是做我的合夥人,我們同舟共濟!」

如此這般,我的夢,是樋田帶來的;但我的夢該如何實現,還得自己清醒起來,主動去面對。

樋田說明了在日本開公司的手續,登記的方式,報稅的方法,包括「最初兩年公司可以免繳消費稅」…等等。隨著他的說明,我的公司夢越來具體。

我夢想著以後,我名片上多了一個頭銜「○○株式會社 社長」。我擺脫「牛後」,直朝「雞首」邁進。

但是,他的一句話,我又大夢初醒:「侯桑,你在日本的簽證是『就勞』簽證,是不是不能做社長呀?」

他沒說錯,我是以技術專才身分取得簽證,來日本就職的。如今不做「社員」,改作「社長」,豈不是與簽證名義不符,到時說不定又要惹麻煩。

樋田說:「那不如這樣吧,你還是到我的公司,形式上是我的社員,實質上就是我的合夥人,如何?」

也行。說實在,「就勞」簽證能否開公司,我沒深究,但創業當初,有一個熟門熟路的前輩帶著,好過自己盲人瞎馬地闖。再說,做個「合夥人」也不難聽,而且,賺的錢大部分歸自己,遠遠好過普通的上班族。

接下來,就是「營業活動」,樋田有著過去的人脈,可以帶著我到客戶處推銷。我的中、英文,幫著他在強調「跨國專案」賣點時,增加說服力。我等候樋田的安排,只要能把自己推銷出去,接下第一個案子,我在日本就能站穩腳跟,逐漸做出名號。年收上千萬日幣,不在話下。不,上兩千萬、上三千萬的白日夢都可以做。因為我們「與眾不同」。

就這樣,四月上旬,我離開前一份工作沒多久,回到台北,悠閒地過著「有薪假」,突然有一天,接到樋田傳來的LINE訊息。

「侯桑,您好。你待過上海,聽說過外地人可以在上海買房子嗎?」

我被他的訊息問得摸不著頭緒。是的,外地人當然可以買房子,連外國人都能買。但是,這是一個與公司經營完全無關的問題。難不成他想投資上海房地產?

我在台北家中,用LINE與他通上電話。

樋田說:「侯桑,其實是…我想請你幫個私人的忙。能否從一個人的不動產證明,查到這個人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我愣住了。直覺告訴我:我似乎要開始涉入他的私領域。「不動產證明」?「查資金」?樋田,你到底遇到甚麼事了?

但我仍儘量讓自己的口氣不透露半點好奇。他的事,他願意說到哪裏,我就聽到哪裏;他的忙,我能幫到哪裏,我就幫到哪裏。

「這個…恐怕要找到當初成交時的仲介公司,才會知道吧?再不然,就只能查銀行往來紀錄。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力量,是沒法這樣查的。我只能幫你問問『該怎麼查』。」我回答。

「恩…說得也是喔…說得也是。」樋田說著,口氣欲言又止。遲疑了半晌,樋田說:「上海有這樣的業者,可以幫忙查私人資訊嗎?」

是甚麼讓樋田連這種非正規的途徑都考慮上了?我隱約感覺,這事情背後藏著一個關鍵詞:女人。

樋田話說到此,大概也察覺再不讓我多知道一些來龍去脈,我只會越來越狐疑。沒人願意帶著一肚子謎團來辦事。

「其實,我在上海做專案時,認識了一個KTV工作的女人。那時,她說她生活困難,所以我每個月接濟她一些生活費。哪裡知道,她最近態度不大一樣了,還在話裡透露,她在上海買了房子之類的…。」

樋田嘆了口氣,繼續說:「我平日接濟她的,無非就是幾萬日幣,哪裡會是能供她買房子的金額?她有這能力買,還需要我接濟做甚麼?」樋田最終說出了他的結論、也就是他最大的疑惑:「你說,她是不是有別的男人了?」

果不其然!上海、KTV、女人、包養…。樋田的一番話,具備了所有在上海「翻船」男人的要素。

比起其他對中文一知半解的日本人,樋田對中文的興趣幾乎可以用「熱心」來形容,又對我這麼地友善。我現在完全知道原因了。

台灣男人翻船,或者還可以有別的途徑私了。上海有些KTV甚至就是台灣人開的,藉由同鄉力量,說不定還可以讓自己「損失減少到最低」。但是樋田這樣的日本人,翻了船,就真的求助無門了。

我覺得,那個KTV女人背後有無男人,答案幾乎是「呼之欲出」,但一個人情海生波時,是很難理智判斷事情的。樋田似乎是要一個答案,又似乎是要爭一口氣。他畢竟在這個女人身上投注了不少,情感上自然很難接受她的背叛。

我說,我可以做的,就是幫他問問上海當地的「偵探社」,問問他們能做到甚麼地步。樋田同意了,他打算花錢找出「真相」。

我自問:同樣的事情,換成我,我會「認賠殺出」。在這樣的女人身上多花一毛錢都是白做工。但我無法用這種論點說服他。此時此刻的他,已經讓情感控制了理智。

我和他通完電話後,隨即上網找。沒多久,找到了一家位在上海的「偵探社」。按照網上宣傳,這還是一家「ISO認證」的公司,要是真的,那就應該騙不了人(我依稀想起一個在湖南開工廠的親戚,硬是在名片上自封為「取得ISO認證、中國十大優良管理工廠」)。我打電話到這家偵探社,說明了自己的需求。

「先生,最近政府查得很緊,您的案子,必須要先準備一份委託人的身分證件,證明委託人和被調查人之間有過金錢糾紛。不然我們沒法受理。」電話機那端偵探社的小姐這麼跟我解釋著。

沒轍了。樋田告訴我,他都是每次到上海直接把錢面交給那女人,根本就沒留任何紀錄,連紙面的都沒有。沒法證明金錢糾紛,偵探社就沒法立案。這上海偵探社比我想像得還正規。

我想到了或許可以從台灣的徵信社著手。這些年來,涉及兩岸的各類糾紛不少,這種專做兩岸案件的徵信社必然存在,而且,大陸偵探社不願意做的案子,說不定台灣徵信社就願意做。只是,台灣徵信社收費會比大陸偵探社高,必須先徵求樋田同意。

「沒辦法了,就請侯桑和台灣的業者談談看吧!」

樋田在電話裡同意了我的建議,看來,他為了「尋求真相」,已經不惜任何代價了(失戀的人確實可怕)。

我找到了一家位在台北東區的徵信社。那天,我在電話裡表明來意,徵信社約我親自來談。我當天下午就到了他們的辦公室,一位張先生熱情接待我,把我領到一間會議室坐下來。

「侯先生,您…不抽菸吧?看您牙齒就知道,很白。」張先生開場就急著露一手,顯示他在這行所磨練出來的敏銳觀察力。

「我確實不抽菸,但是我剛剛才在牙醫洗牙沒多久,白也很正常。」我笑著,隨即切入主題。

我問張先生,只知道當事人身分,能否查到她名下的不動產?又能否查到她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她名下的不動產,可以查得到,但是,這資金來源就難了。」張先生分析道:「你先要知道,查一個銀行帳戶往來紀錄,是2000人民幣。她名下有幾個銀行帳戶,就得查幾個。都查遍了,也不見得就能查到她買房的資金來源。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當初的房產仲介,問問當時是誰付的錢。這就要我們親自到上海一趟了。」

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沒想到毫無水到渠成的方法。我想,樋田得另起爐灶了。或者乾脆就該死心了。

「樋田桑,看來這事情很麻煩,你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晚上回家後,我在LINE的電話裡和樋田說明了拜訪台北徵信社的經過。我勸他:「這種女人,多花一分錢都不值得,你不認為嗎?」

「唉,這事情不弄清楚,我心中會一直有個結呀…,」樋田長嘆一聲,突然話鋒一轉:「侯桑,不如這樣,你反正現在沒事,幫我去一趟上海搞清楚事情真相吧?『公司』出錢,就當是出公差。」

----------------------------------------------------------------------------
(5/29)

樋田的建議讓我吃了一驚。我可以感受得出來:樋田已經徹底被情感控制,但我思考片刻,決定接下這個任務。一方面,我已經很久沒去上海;另一方面,找到真相,讓樋田死心,或許他從此能專心事業。

「好吧,樋田桑,我去。」我回答道。
「真的?那就太好了!」樋田興奮地說:「侯桑能代我去,我就放心了。你到上海,發生的費用,全部實報實銷,別讓自己吃虧了。你還可以另外申請差旅津貼…。」

樋田爽快地承諾自己「公司」將承擔我的費用,希望我(催我)快些把飛上海的時間表定下來。

就這樣,4月13日,我隻身從台北飛到了久違的上海。

「這女人叫做徐佳,平日在靜安區○○KTV做小姐,花名叫YOSHIKO,電話是139○○○○○○○…。」

臨行前,樋田把這女人的私人資訊全透露給我。我交代了一下我的做法:假裝客人捧她的場,再套她的話。樋田確定這個女人周日也有上班,所以我就選在周日到KTV登門造訪。

KTV就是位在一家酒店樓上。我周六當晚住進這家酒店的房間。

「當初樋田就是在這裡做專案,晚上太無聊,才會『沉船』的呀…。」我躺在床上胡亂思考著。

我一直不曾說樋田的不是,因為要說人太容易了,說得太快,往往就把名不符實的漂亮話全都脫口說出。我比樋田更能抗拒誘惑?我比樋田更能全身而退?沒身在其中過,就還是少說兩句。

第二天,起個大早,到街上買了我愛吃的上海粢飯團,然後滿街閒晃,逛累了,再回到酒店看電視、補眠,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8點半。我走出房間,搭電梯,直奔○○KTV。

電梯門才開始稍稍開一個縫,音樂、歌聲,燈光,連同著女人們的香水味,迫不及待般鑽進電梯門縫裡。我踏進了KTV店內,門口接待小姐大聲地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標準的中式日語,那個「っ」總是發不清楚,但我已經可以察覺:這是一家以日本酒客為主的KTV。

看上去像是「媽媽桑」的一個女人,滿臉堆著笑,湊上前來用日語問我:「您是一個人嗎?」

「我來找YOSHIKO桑。她在嗎?」我單刀直入地用日語回答。

媽媽桑顯然沒察覺我不是日本人(或者察覺了,故意不說破)。她繼續維持著笑容,熱情地說:「Yoshiko在、在!我先帶你去包廂。」

媽媽桑引領我進了包廂。問我要喝甚麼,幫我點好了飲料,然後介紹我消費內容。

「消費內容我都知道了。有朋友介紹YOSHIKO,說她服務很好,麻煩你安排了。」我委婉地催著媽媽桑。

媽媽桑連聲諾諾,離開了包廂。

接著,我如坐針氈地等著媽媽桑領YOSHIKO進來、一個讓樋田死心塌地神魂顛倒的女人。這不是普通地找小姐坐檯,我深怕自己一個嘴拙,該問的全沒問到。
----------------------------------------------------------------------------
(以下接完結篇)

5分鐘後,媽媽桑帶著YOSHIKO進來了。

YOSHIKO穿著旗袍,高開衩,長頭髮,個子大約165上下,看上去大約25出頭、30不到。瘦長型,身材稱得上勻稱。皮膚白皙,不是艷麗,但可算清純。

「はじめまして、ヨシコです(您好,初次見面,我是YOSHIKO)。」YOSHIKO進包廂,先用日語打了一聲招呼,深深地鞠了一個恭。

有些女人,幾乎在開口的第一句就能讓人感受到氣質與否。YOSHIKO優雅的動作,在第一印象裡,她是怎麼讓男人「沈船」的,似乎就已經有了答案。

媽媽桑退出包廂後,YOSHIKO走到我身邊,坐下。

「您好,聽了很多日本朋友提起妳,讓我很好奇,所以想來看看。」我改口用國語和她交談。

YOSHIKO臉上像是吃了一驚,笑著說:「我一直以為你是日本人呢!」

她的口音不像是上海人,倒像是江北來的。我問了一下,果不其然,她是江蘇南通人。

我任意選了幾首歌,她幫我把歌點好,歌曲開始播放,我隨意唱了幾句,其他就都交給她去唱。她倒也唱得很投入。我坐在她身旁,不時地端詳著她。中文「氣質」兩字,是在日文裡無法言傳的詞彙,我不知道樋田是否在YOSHIKO身上感受到這一點,但我相信:凡屬人類,總有一些跨國共通的東西。我能感受到YOSHIKO的魅力,想必樋田也是。

這可能就是YOSHIKO厲害之處:她看似優雅的外表,其時包藏著貪婪的禍心。我沒有放鬆警戒,更沒忘記「任務」。

幾首歌唱完後,兩人開始聊天。

「你是第一次來我們店裡?」YOSHIKO的第一個問題,是平常的場面話。

「我是第一次。上海我有三年沒來了。我都不知道地鐵通到虹橋機場了呢,呵呵。」

「你是來出差的嗎?」

「恩,出差。順便給妳捧捧場。不知道我日本同事口中的美人,到底是甚麼模樣,所以很好奇。」

YOSHIKO笑了笑,說:「日本人好像特別誇張。我哪是甚麼美人呀!」說完,作勢要幫我倒酒,我揮揮手,說自己不會喝。

「我在日本工作了一陣子,老想回上海發展。妳在上海這麼久,有沒有甚麼好的建議?」我正經地問道。

「恩…我們外地來打工的,在上海都不容易呀。你有一技之長就好了,不像我,我只能做這些。」

「妳不會一開始就做這個吧?」

「當然不是。我剛來上海,也是在一家日企作事,我本來是學會計的,就在公司作會計。」

看來,這女孩子不是一開始就自願獻身KTV,賺這種輕鬆錢。

「做得好好的,怎麼會想來KTV做小姐呢?」

YOSHIKO嘆了口氣,說:「還不是認識了我那男朋友。」

「男朋友怎麼了?」

「他是我第一個男朋友,日本人。來上海作我們公司項目(專案)的時候認識的。」

我一怔,心想:難不成這位YOSHIKO的「第一個男朋友」,正是樋田?

「他是怎樣的人?」我問道。

「他剛開始對我很好。雖然年紀大了點, 50了,都可以做我爸爸了,但我不介意。我想,只要他對我好,沒甚麼是不能克服的。他也為我拚命學中文,平常還會送些小東西給我,這都讓我很感動。」

「是樋田,沒錯了」,我想著。只是,YOSHIKO認識樋田時,根本不是甚麼KTV小姐,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粉領。這一點讓我很驚訝。樋田沒告訴我事實全貌。

「我甚麼都給他了,連第一次都給了他,」YOSHIKO繼續說著,語氣有些哽咽:「後來還為他懷孕…。」

我不知道該接甚麼話了。樋田只跟我抱怨YOSHIKO的忘恩負義,但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把人生最好的部分都給了你,樋田呀,你真的不該再反過來說她甚麼了。

「懷孕之後,他突然性情大變,就說我倆現在還不能結婚,小孩子必須要拿掉…。」

「你把小孩拿掉了?」

「拿掉了。不然還能怎麼辦?」

我沒問過樋田的婚姻狀況,但聽YOSHIKO的描述,一個年近半百的男人,沒有老年得子的喜悅,反而急著要把小孩「處理掉」,樋田多半是個有家室的人。

YOSHIKO說,懷孕期間,她工作也辭了,又因為人工流產,身體狀況不佳,根本不能工作。男朋友答應每個月給她生活費,只給了三個月,人就離開上海,然後就不曾再給。

YOSHIKO為了生活,只有到KTV工作。兩人開始時有齟齬,YOSHIKO從此對男友心灰意冷。

「你工作的這些日子以來,沒為自己存點錢,買個房子甚麼的?賺錢不容易呀…」我拐彎抹角地,想把話題轉到樋田念念不忘的「不動產」上。

「我哪買得起房子!」YOSHIKO忿忿不平地說:「講到這個,我就生氣。那天,我剛好提到想在上海存錢買房子,早點取得上海戶籍。他不知道是不是中文退化了,以為我已經買了房子,還跟我吵了一架。」

明白了!所謂「突然有人資助,買了一間房子」,純屬溝通不良下的誤會。話談到此,謎團解開了一大半。

最後,我還想知道YOSHIKO是否有了新的對象。正欲開口,YOSHIKO的手機突然響起來,讓我吃驚的是,手機的螢幕上顯示著來電者斗大的名字:

「樋田 討厭」

YOSHIKO接起電話,日語夾雜著中文,口氣冷淡地匆匆講完,隨即掛上電話。

我想,YOSHIKO有沒有新對象,已經不重要了,但YOSHIKO心不在樋田身上,這是百分之一百肯定的事實。

我已經沒有問題要問。樋田得到了YOSHIKO的青春、貞操,這是千金無法買回的。人的慾望被填滿得太多、太容易,一旦面臨失去的危機,也就失去了理智。

看來,樋田的問題,只有他自己靠時間去解決了。

但我的問題呢?我的社長夢呢?我還要不要做甚麼「合夥人」呢?

在回日本的飛機上,我的思緒不斷翻攪。一間公司,「有一半的人」處於無法合理判斷事物的狀況,對這間公司還能有甚麼期待?

我拿定了主意。

到了日本後,樋田邀我到旅遊勝地熱海度假。在熱海的一家溫泉旅館的露天浴池,兩個男人裸裎相對。樋田先是謝謝我為他跑這一趟,並說差旅費已經匯到我的戶頭。

我回謝他,接著就把上海行的總總跟他報告了一番,並告訴他結論:所謂「YOSHIKO在上海已經置產」,其實是誤會一場。

「哈哈哈!看來,我的中文不加強不行了,哈哈!」樋田大笑,我也陪著笑。笑完後,樋田收斂起表情,問我:「那麼,她…有別的男人了?」

「…樋田さん、あのコを諦めた方がいいのかなって思っています。(樋田桑,那個女孩子,我看你放棄了比較好)」

樋田聽完,沉吟了一會兒,似有所悟,然後不再追問。

關於公司的事情,我委婉地告訴他:他這一陣子既然情感受挫,就等他療傷完後再說吧。他也同意了。

就這樣,我的社長夢暫時醒了。但是說不定因緣際會下,這個鬥志又會重新再燃起。

只是這次上海之行,卻為我後來在日本立足,引來了大麻煩。就等我下一篇文章再交代。
2013-05-27 7: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完結篇 社長
搬一張椅子來聽課了,咦~我是頭香嗎?
樓煮有講故事的天份.打字辛苦了!請繼續....
雖然標題已透漏結局,還是好奇中間發生了甚麼轉折

目前已出現些許詐騙者的通術--畫大餅+公私不分

接下來招數會更露骨吧!

馬克一下來follow
C'est La Vie~
希望這一篇不會因為邀稿又斷炊了...
台北会社員 wrote:
2013-05-27 07:56 #1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在日本辭去上班族之後,該做甚麼,心中不是非常有底。工作簽證還有一年半,有幾家公司對我招手,待遇在「good」和「very good」之間,比起那些沒了工作就等著回國的外籍白領,我不算是際遇太差的。

「做個上班族」,幾乎是所有尋求穩健的人們最容易想到的選擇。這種傾向在日本尤其明顯,且日趨保守。2003年的調查顯示:還有百分之31.5的年輕人抱著創業夢;到了2009年,降到了14.1。有55.2的人,要在目前的公司終老(日本生產性本部數據)。我們做老外的,和這群對公司矢志不渝的日本上班族爭一口飯,只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老子一邊涼快,讓他去出人頭地算了)」。

在幾個對我招手的聲音中,一個來自大阪,名叫樋田的人,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樋田是我在大阪做專案時,認識的一位獨立開公司的顧問。當時,我們因為人手不足,特別請來了這些不從屬於任何一家公司,自己單打獨鬥的顧問。樋田是其中之一。

這類的個人顧問,多半以個人公司的形態存在。樋田在上海做過專案,也藉此學了一些半生不熟的中文。他說的中文內容,已非普通的招呼語,讓我知道他是真的有下過工夫。以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人而言,儘管中文仍然半生不熟,但這學習精神實在讓人欽佩。

也正因如此,他和我在專案中特別聊得來。他把做獨立顧問的好處壞處,全分析給我聽,但這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年收入」。

「做得好的,年收入兩千萬日幣不成問題。就算再普通,也總有一千兩百萬以上。」他說著,我聽著,綺麗幻想在腦海不斷編織。

「侯桑,系統顧問總會有市場飽和的一天,但像侯桑這樣,懂得外語的系統顧問,那就稀有了。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樋田不急不徐的語調,很有說服力。我早知道我的「稀有」,但不知道我的市場價值。他的一番話,等於是為我的市場價值背書。

我離開公司後,他找上了我,問我有無意願一起做。他自己有意「擴大公司營業規模」,將公司定位成「專長做跨國企業系統導入」的公司。

「侯桑,你要不就也獨立開公司,我們一起合作。要不就是做我的合夥人,我們同舟共濟!」

如此這般,我的夢,是樋田帶來的;但我的夢該如何實現,還得自己清醒起來,主動去面對。

樋田說明了在日本開公司的手續,登記的方式,報稅的方法,包括「最初兩年公司可以免繳消費稅」…等等。隨著他的說明,我的公司夢越來具體。

我夢想著以後,我名片上多了一個頭銜「○○株式會社 社長」。我擺脫「牛後」,直朝「雞首」邁進。

但是,他的一句話,我又大夢初醒:「侯桑,你在日本的簽證是『就勞』簽證,是不是不能做社長呀?」

他沒說錯,我是以技術專才身分取得簽證,來日本就職的。如今不做「社員」,改作「社長」,豈不是與簽證名義不符,到時說不定又要惹麻煩。

樋田說:「那不如這樣吧,你還是到我的公司,形式上是我的社員,實質上就是我的合夥人,如何?」

也行。說實在,「就勞」簽證能否開公司,我沒深究,但創業當初,有一個熟門熟路的前輩帶著,好過自己盲人瞎馬地闖。再說,做個「合夥人」也不難聽,而且,賺的錢大部分歸自己,遠遠好過普通的上班族。

接下來,就是「營業活動」,樋田有著過去的人脈,可以帶著我到客戶處推銷。我的中、英文,幫著他在強調「跨國專案」賣點時,增加說服力。我等候樋田的安排,只要能把自己推銷出去,接下第一個案子,我在日本就能站穩腳跟,逐漸做出名號。年收上千萬日幣,不在話下。不,上兩千萬、上三千萬的白日夢都可以做。因為我們「與眾不同」。

就這樣,四月上旬,我離開前一份工作沒多久,回到台北,悠閒地過著「有薪假」,突然有一天,接到樋田傳來的LINE訊息。

「侯桑,您好。你待過上海,聽說過外地人可以在上海買房子嗎?」

我被他的訊息問得摸不著頭緒。是的,外地人當然可以買房子,連外國人都能買。但是,這是一個與公司經營完全無關的問題。難不成他想投資上海房地產?

我在台北家中,用LINE與他通上電話。

樋田說:「侯桑,其實是…我想請你幫個私人的忙。能否從一個人的不動產證明,查到這個人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我愣住了。直覺告訴我:我似乎要開始涉入他的私領域。「不動產證明」?「查資金」?樋田,你到底遇到甚麼事了?

但我仍儘量讓自己的口氣不透露半點好奇。他的事,他願意說到哪裏,我就聽到哪裏;他的忙,我能幫到哪裏,我就幫到哪裏。

「這個…恐怕要找到當初成交時的仲介公司,才會知道吧?再不然,就只能查銀行往來紀錄。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力量,是沒法這樣查的。我只能幫你問問『該怎麼查』。」我回答。

「恩…說得也是喔…說得也是。」樋田說著,口氣欲言又止。遲疑了半晌,樋田說:「上海有這樣的業者,可以幫忙查私人資訊嗎?」

是甚麼讓樋田連這種非正規的途徑都考慮上了?我隱約感覺,這事情背後藏著一個關鍵詞:女人。

樋田話說到此,大概也察覺再不讓我多知道一些來龍去脈,我只會越來越狐疑。沒人願意帶著一肚子謎團來辦事。

「其實,我在上海做專案時,認識了一個KTV工作的女人。那時,她說她生活困難,所以我每個月接濟她一些生活費。哪裡知道,她最近態度不大一樣了,還在話裡透露,她在上海買了房子之類的…。」

樋田嘆了口氣,繼續說:「我平日接濟她的,無非就是幾萬日幣,哪裡會是能供她買房子的金額?她有這能力買,還需要我接濟做甚麼?」樋田最終說出了他的結論、也就是他最大的疑惑:「你說,她是不是有別的男人了?」

果不其然!上海、KTV、女人、包養…。樋田的一番話,具備了所有在上海「翻船」男人的要素。

比起其他對中文一知半解的日本人,樋田對中文的興趣幾乎可以用「熱心」來形容,又對我這麼地友善。我現在完全知道原因了。

台灣男人翻船,或者還可以有別的途徑私了。上海有些KTV甚至就是台灣人開的,藉由同鄉力量,說不定還可以讓自己「損失減少到最低」。但是樋田這樣的日本人,翻了船,就真的求助無門了。

我覺得,那個KTV女人背後有無男人,答案幾乎是「呼之欲出」,但一個人情海生波時,是很難理智判斷事情的。樋田似乎是要一個答案,又似乎是要爭一口氣。他畢竟在這個女人身上投注了不少,情感上自然很難接受她的背叛。

我說,我可以做的,就是幫他問問上海當地的「偵探社」,問問他們能做到甚麼地步。樋田同意了,他打算花錢找出「真相」。

我自問:同樣的事情,換成我,我會「認賠殺出」。在這樣的女人身上多花一毛錢都是白做工。但我無法用這種論點說服他。此時此刻的他,已經讓情感控制了理智。

我和他通完電話後,隨即上網找。沒多久,找到了一家位在上海的「偵探社」。按照網上宣傳,這還是一家「ISO認證」的公司,要是真的,那就應該騙不了人(我依稀想起一個在湖南開工廠的親戚,硬是在名片上自封為「取得ISO認證、中國十大優良管理工廠」)。我打電話到這家偵探社,說明了自己的需求。

「先生,最近政府查得很緊,您的案子,必須要先準備一份委託人的身分證件,證明委託人和被調查人之間有過金錢糾紛。不然我們沒法受理。」電話機那端偵探社的小姐這麼跟我解釋著。

沒轍了。樋田告訴我,他都是每次到上海直接把錢面交給那女人,根本就沒留任何紀錄,連紙面的都沒有。沒法證明金錢糾紛,偵探社就沒法立案。這上海偵探社比我想像得還正規。

我想到了或許可以從台灣的徵信社著手。這些年來,涉及兩岸的各類糾紛不少,這種專做兩岸案件的徵信社必然存在,而且,大陸偵探社不願意做的案子,說不定台灣徵信社就願意做。只是,台灣徵信社收費會比大陸偵探社高,必須先徵求樋田同意。

「沒辦法了,就請侯桑和台灣的業者談談看吧!」

樋田在電話裡同意了我的建議,看來,他為了「尋求真相」,已經不惜任何代價了(失戀的人確實可怕)。

我找到了一家位在台北東區的徵信社。那天,我在電話裡表明來意,徵信社約我親自來談。我當天下午就到了他們的辦公室,一位張先生熱情接待我,把我領到一間會議室坐下來。

「侯先生,您…不抽菸吧?看您牙齒就知道,很白。」張先生開場就急著露一手,顯示他在這行所磨練出來的敏銳觀察力。

「我確實不抽菸,但是我剛剛才在牙醫洗牙沒多久,白也很正常。」我笑著,隨即切入主題。

我問張先生,只知道當事人身分,能否查到她名下的不動產?又能否查到她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她名下的不動產,可以查得到,但是,這資金來源就難了。」張先生分析道:「你先要知道,查一個銀行帳戶往來紀錄,是2000人民幣。她名下有幾個銀行帳戶,就得查幾個。都查遍了,也不見得就能查到她買房的資金來源。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當初的房產仲介,問問當時是誰付的錢。這就要我們親自到上海一趟了。」

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沒想到毫無水到渠成的方法。我想,樋田得另起爐灶了。或者乾脆就該死心了。

「樋田桑,看來這事情很麻煩,你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晚上回家後,我在LINE的電話裡和樋田說明了拜訪台北徵信社的經過。我勸他:「這種女人,多花一分錢都不值得,你不認為嗎?」

「唉,這事情不弄清楚,我心中會一直有個結呀…,」樋田長嘆一聲,突然話鋒一轉:「侯桑,不如這樣,你反正現在沒事,幫我去一趟上海搞清楚事情真相吧?『公司』出錢,就當是出公差。
...(恕刪)



備份一下免得樓主等下又刪文就可惜了

台北会社員 wrote:
在日本辭去上班族之後...(恕刪)
收藏等續集

Kevin4931 wrote:
希望這一篇不會因為邀稿又斷炊了...


肯定被邀..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但是能解決你
台北會社員 wrote:
在日本辭去上班族之後,該做甚麼,心中不是非常有底。工作簽證還有一年半,有幾家公司對我招手,待遇在「good」和「very good」之間,比起那些沒了工作就等著回國的外籍白領,我不算是際遇太差的。

「做個上班族」,幾乎是所有尋求穩健的人們最容易想到的選擇。這種傾向在日本尤其明顯,且日趨保守。2003年的調查顯示:還有百分之31.5的年輕人抱著創業夢;到了2009年,降到了14.1。有55.2的人,要在目前的公司終老(日本生產性本部數據)。我們做老外的,和這群對公司矢志不渝的日本上班族爭一口飯,只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老子一邊涼快,讓他去出人頭地算了)」。

在幾個對我招手的聲音中,一個來自大阪,名叫樋田的人,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樋田是我在大阪做專案時,認識的一位獨立開公司的顧問。當時,我們因為人手不足,特別請來了這些不從屬於任何一家公司,自己單打獨鬥的顧問。樋田是其中之一。

這類的個人顧問,多半以個人公司的形態存在。樋田在上海做過專案,也藉此學了一些半生不熟的中文。他說的中文內容,已非普通的招呼語,讓我知道他是真的有下過工夫。以一個將近五十歲的人而言,儘管中文仍然半生不熟,但這學習精神實在讓人欽佩。

也正因如此,他和我在專案中特別聊得來。他把做獨立顧問的好處壞處,全分析給我聽,但這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年收入」。

「做得好的,年收入兩千萬日幣不成問題。就算再普通,也總有一千兩百萬以上。」他說著,我聽著,綺麗幻想在腦海不斷編織。

「侯桑,系統顧問總會有市場飽和的一天,但像侯桑這樣,懂得外語的系統顧問,那就稀有了。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樋田不急不徐的語調,很有說服力。我早知道我的「稀有」,但不知道我的市場價值。他的一番話,等於是為我的市場價值背書。

我離開公司後,他找上了我,問我有無意願一起做。他自己有意「擴大公司營業規模」,將公司定位成「專長做跨國企業系統導入」的公司。

「侯桑,你要不就也獨立開公司,我們一起合作。要不就是做我的合夥人,我們同舟共濟!」

如此這般,我的夢,是樋田帶來的;但我的夢該如何實現,還得自己清醒起來,主動去面對。

樋田說明了在日本開公司的手續,登記的方式,報稅的方法,包括「最初兩年公司可以免繳消費稅」…等等。隨著他的說明,我的公司夢越來具體。

我夢想著以後,我名片上多了一個頭銜「○○株式會社 社長」。我擺脫「牛後」,直朝「雞首」邁進。

但是,他的一句話,我又大夢初醒:「侯桑,你在日本的簽證是『就勞』簽證,是不是不能做社長呀?」

他沒說錯,我是以技術專才身份取得簽證,來日本就職的。如今不做「社員」,改作「社長」,豈不是與簽證名義不符,到時說不定又要惹麻煩。

樋田說:「那不如這樣吧,你還是到我的公司,形式上是我的社員,實質上就是我的合夥人,如何?」

也行。說實在,「就勞」簽證能否開公司,我沒深究,但創業當初,有一個熟門熟路的前輩帶著,好過自己盲人瞎馬地闖。再說,做個「合夥人」也不難聽,而且,賺的錢大部分歸自己,遠遠好過普通的上班族。

接下來,就是「營業活動」,樋田有著過去的人脈,可以帶著我到客戶處推銷。我的中、英文,幫著他在強調「跨國專案」賣點時,增加說服力。我等候樋田的安排,只要能把自己推銷出去,接下第一個案子,我在日本就能站穩腳跟,逐漸做出名號。年收上千萬日幣,不在話下。不,上兩千萬、上三千萬的白日夢都可以做。因為我們「與眾不同」。

就這樣,四月上旬,我離開前一份工作沒多久,回到台北,悠閒地過著「有薪假」,突然有一天,接到樋田傳來的LINE訊息。

「侯桑,您好。你待過上海,聽說過外地人可以在上海買房子嗎?」

我被他的訊息問得摸不著頭緒。是的,外地人當然可以買房子,連外國人都能買。但是,這是一個與公司經營完全無關的問題。難不成他想投資上海房地產?

我在台北家中,用LINE與他通上電話。

樋田說:「侯桑,其實是…我想請你幫個私人的忙。能否從一個人的不動產證明,查到這個人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我愣住了。直覺告訴我:我似乎要開始涉入他的私領域。「不動產證明」?「查資金」?樋田,你到底遇到甚麼事了?

但我仍儘量讓自己的口氣不透露半點好奇。他的事,他願意說到哪裡,我就聽到哪裡;他的忙,我能幫到哪裡,我就幫到哪裡。

「這個…恐怕要找到當初成交時的仲介公司,才會知道吧?再不然,就只能查銀行往來紀錄。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力量,是沒法這樣查的。我只能幫你問問『該怎麼查』。」我回答。

「嗯…說得也是喔…說得也是。」樋田說著,口氣欲言又止。遲疑了半晌,樋田說:「上海有這樣的業者,可以幫忙查私人資訊嗎?」

是甚麼讓樋田連這種非正規的途徑都考慮上了?我隱約感覺,這事情背後藏著一個關鍵詞:女人。

樋田話說到此,大概也察覺再不讓我多知道一些來龍去脈,我只會越來越狐疑。沒人願意帶著一肚子謎團來辦事。

「其實,我在上海做專案時,認識了一個KTV工作的女人。那時,她說她生活困難,所以我每個月接濟她一些生活費。哪裡知道,她最近態度不大一樣了,還在話裡透露,她在上海買了房子之類的…。」

樋田嘆了口氣,繼續說:「我平日接濟她的,無非就是幾萬日幣,哪裡會是能供她買房子的金額?她有這能力買,還需要我接濟做甚麼?」樋田最終說出了他的結論、也就是他最大的疑惑:「你說,她是不是有別的男人了?」

果不其然!上海、KTV、女人、包養…。樋田的一番話,具備了所有在上海「翻船」男人的要素。

比起其他對中文一知半解的日本人,樋田對中文的興趣幾乎可以用「熱心」來形容,又對我這麼地友善。我現在完全知道原因了。

台灣男人翻船,或者還可以有別的途徑私了。上海有些KTV甚至就是台灣人開的,藉由同鄉力量,說不定還可以讓自己「損失減少到最低」。但是樋田這樣的日本人,翻了船,就真的求助無門了。

我覺得,那個KTV女人背後有無男人,答案几乎是「呼之慾出」,但一個人情海生波時,是很難理智判斷事情的。樋田似乎是要一個答案,又似乎是要爭一口氣。他畢竟在這個女人身上投注了不少,情感上自然很難接受她的背叛。

我說,我可以做的,就是幫他問問上海當地的「偵探社」,問問他們能做到甚麼地步。樋田同意了,他打算花錢找出「真相」。

我自問:同樣的事情,換成我,我會「認賠殺出」。在這樣的女人身上多花一毛錢都是白做工。但我無法用這種論點說服他。此時此刻的他,已經讓情感控制了理智。

我和他通完電話後,隨即上網找。沒多久,找到了一家位在上海的「偵探社」。按照網上宣傳,這還是一家「ISO認證」的公司,要是真的,那就應該騙不了人(我依稀想起一個在湖南開工廠的親戚,硬是在名片上自封為「取得ISO認證、中國十大優良管理工廠」)。我打電話到這家偵探社,說明了自己的需求。

「先生,最近政府查得很緊,您的案子,必須要先準備一份委託人的身份證件,證明委託人和被調查人之間有過金錢糾紛。不然我們沒法受理。」電話機那端偵探社的小姐這麼跟我解釋著。

沒轍了。樋田告訴我,他都是每次到上海直接把錢面交給那女人,根本就沒留任何紀錄,連紙面的都沒有。沒法證明金錢糾紛,偵探社就沒法立案。這上海偵探社比我想像得還正規。

我想到了或許可以從台灣的徵信社著手。這些年來,涉及兩岸的各類糾紛不少,這種專做兩岸案件的徵信社必然存在,而且,大陸偵探社不願意做的案子,說不定台灣徵信社就願意做。只是,台灣徵信社收費會比大陸偵探社高,必須先徵求樋田同意。

「沒辦法了,就請侯桑和台灣的業者談談看吧!」

樋田在電話裡同意了我的建議,看來,他為了「尋求真相」,已經不惜任何代價了(失戀的人確實可怕)。

我找到了一家位在台北東區的徵信社。那天,我在電話裡表明來意,徵信社約我親自來談。我當天下午就到了他們的辦公室,一位張先生熱情接待我,把我領到一間會議室坐下來。

「侯先生,您…不抽菸吧?看您牙齒就知道,很白。」張先生開場就急著露一手,顯示他在這行所磨練出來的敏銳觀察力。

「我確實不抽菸,但是我剛剛才在牙醫洗牙沒多久,白也很正常。」我笑著,隨即切入主題。

我問張先生,只知道當事人身份,能否查到她名下的不動產?又能否查到她購買不動產時的資金來源?

「她名下的不動產,可以查得到,但是,這資金來源就難了。」張先生分析道:「你先要知道,查一個銀行帳戶往來紀錄,是2000人民幣。她名下有幾個銀行帳戶,就得查幾個。都查遍了,也不見得就能查到她買房的資金來源。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當初的房產仲介,問問當時是誰付的錢。這就要我們親自到上海一趟了。」

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沒想到毫無水到渠成的方法。我想,樋田得另起爐灶了。或者乾脆就該死心了。

「樋田桑,看來這事情很麻煩,你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晚上回家後,我在LINE的電話裡和樋田說明了拜訪台北徵信社的經過。我勸他:「這種女人,多花一分錢都不值得,你不認為嗎?」

「唉,這事情不弄清楚,我心中會一直有個結呀…,」樋田長嘆一聲,突然話鋒一轉:「侯桑,不如這樣,你反正現在沒事,幫我去一趟上海搞清楚事情真相吧?『公司』出錢,就當是出公差。」

樋田的建議讓我吃了一驚。我可以感受得出來:樋田已經徹底被情感控制,但我思考片刻,決定接下這個任務。一方面,我已經很久沒去上海;另一方面,找到真相,讓樋田死心,或許他從此能專心事業。

「好吧,樋田桑,我去。」我回答道。
「真的?那就太好了!」樋田興奮地說:「侯桑能代我去,我就放心了。你到上海,發生的費用,全部實報實銷,別讓自己吃虧了。你還可以另外申請差旅津貼…。」

樋田爽快地承諾自己「公司」將承擔我的費用,希望我(催我)快些把飛上海的時間表定下來。

就這樣,4月13日,我隻身從台北飛到了久違的上海。

「這女人叫做徐佳,平日在靜安區○○KTV做小姐,花名叫YOSHIKO,電話是139○○○○○○○…。」

臨行前,樋田把這女人的私人資訊全透露給我。我交代了一下我的做法:假裝客人捧她的場,再套她的話。樋田確定這個女人週日也有上班,所以我就選在週日到KTV登門造訪。

KTV就是位在一家酒店樓上。我週六當晚住進這家酒店的房間。

「當初樋田就是在這裡做專案,晚上太無聊,才會『沉船』的呀…。」我躺在床上胡亂思考著。

我一直不曾說樋田的不是,因為要說人太容易了,說得太快,往往就把名不符實的漂亮話全都脫口說出。我比樋田更能抗拒誘惑?我比樋田更能全身而退?沒身在其中過,就還是少說兩句。

第二天,起個大早,到街上買了我愛吃的上海粢飯糰,然後滿街閒晃,逛累了,再回到酒店看電視、補眠,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8點半。我走出房間,搭電梯,直奔○○KTV。

電梯門才開始稍稍開一個縫,音樂、歌聲,燈光,連同著女人們的香水味,迫不及待般鑽進電梯門縫裡。我踏進了KTV店內,門口接待小姐大聲地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標準的中式日語,那個「っ」總是發不清楚,但我已經可以察覺:這是一家以日本酒客為主的KTV。

看上去像是「媽媽桑」的一個女人,滿臉堆著笑,湊上前來用日語問我:「您是一個人嗎?」

「我來找YOSHIKO桑。她在嗎?」我單刀直入地用日語回答。

媽媽桑顯然沒察覺我不是日本人(或者察覺了,故意不說破)。她繼續維持著笑容,熱情地說:「Yoshiko在、在!我先帶你去包廂。」

媽媽桑引領我進了包廂。問我要喝甚麼,幫我點好了飲料,然後介紹我消費內容。

「消費內容我都知道了。有朋友介紹YOSHIKO,說她服務很好,麻煩你安排了。」我委婉地催著媽媽桑。

媽媽桑連聲諾諾,離開了包廂。

接著,我如坐針氈地等著媽媽桑領YOSHIKO進來、一個讓樋田死心塌地神魂顛倒的女人。這不是普通地找小姐坐檯,我深怕自己一個嘴拙,該問的全沒問到。

5分鐘後,媽媽桑帶著YOSHIKO進來了。

YOSHIKO穿著旗袍,高開衩,長頭髮,個子大約165上下,看上去大約25出頭、30不到。瘦長型,身材稱得上勻稱。皮膚白皙,不是艷麗,但可算清純。

「はじめまして、ヨシコです(您好,初次見面,我是YOSHIKO)。」YOSHIKO進包廂,先用日語打了一聲招呼,深深地鞠了一個恭。

有些女人,幾乎在開口的第一句就能讓人感受到氣質與否。YOSHIKO優雅的動作,在第一印象裡,她是怎麼讓男人「沈船」的,似乎就已經讓給了一個答案。

媽媽桑退出包廂後,YOSHIKO走到我身邊,坐下。

「您好,聽了很多日本朋友提起妳,讓我很好奇,所以想來看看。」我改口用國語和她交談。

YOSHIKO臉上像是吃了一驚,笑著說:「我一直以為你是日本人呢!」

她的口音不像是上海人,倒像是江北來的。我問了一下,果不其然,她是江蘇南通人。

我任意選了幾首歌,她幫我把歌點好,歌曲開始播放,我隨意唱了幾句,其他就都交給她去唱。她倒也唱得很投入。我坐在她身旁,不時地端詳著她。中文「氣質」兩字,是在日文裡無法言傳的詞彙,我不知道樋田是否在YOSHIKO身上感受到這一點,但我相信:凡屬人類,總有一些跨國共通的東西。我能感受到YOSHIKO的魅力,想必樋田也是。

這可能就是YOSHIKO厲害之處:她看似優雅的外表,其時包藏著貪婪的禍心。我沒有放鬆警戒,更沒忘記「任務」。

幾首歌唱完後,兩人開始聊天。

「你是第一次來我們店裡?」YOSHIKO的第一個問題,是平常的場面話。

「我是第一次。上海我有三年沒來了。我都不知道地鐵通到虹橋機場了呢,呵呵。」

「你是來出差的嗎?」

「嗯,出差。順便給妳捧捧場。不知道我日本同事口中的美人,到底是甚麼模樣,所以很好奇。」

YOSHIKO笑了笑,說:「日本人好像特別誇張。我哪是甚麼美人呀!」說完,作勢要幫我倒酒,我揮揮手,說自己不會喝。

「我在日本工作了一陣子,老想回上海發展。妳在上海這麼久,有沒有甚麼好的建議?」我正經地問道。

「嗯…我們外地來打工的,在上海都不容易呀。你有一技之長就好了,不像我,我只能做這些。」

「妳不會一開始就做這個吧?」

「當然不是。我剛來上海,也是在一家日企作事,我本來是學會計的,就在公司作會計。」

看來,這女孩子不是一開始就自願獻身KTV,賺這種輕鬆錢。

「做得好好的,怎麼會想來KTV做小姐呢?」

YOSHIKO嘆了口氣,說:「還不是認識了我那男朋友。」

「男朋友怎麼了?」

「他是我第一個男朋友,日本人。來上海作我們公司項目(專案)的時候認識的。」

我一怔,心想:難不成這位YOSHIKO的「第一個男朋友」,正是樋田?

「他是怎樣的人?」我問道。

「他剛開始對我很好。雖然年紀大了點, 50了,都可以做我爸爸了,但我不介意。我想,只要他對我好,沒甚麼是不能克服的。他也為我拚命學中文,平常還會送些小東西給我,這都讓我很感動。」

「是樋田,沒錯了」,我想著。只是,YOSHIKO認識樋田時,根本不是甚麼KTV小姐,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粉領。這一點讓我很驚訝。樋田沒告訴我事實全貌。

「我甚麼都給他了,連第一次都給了他,」YOSHIKO繼續說著,語氣有些哽咽:「後來還為他懷孕…。」

我不知道該接甚麼話了。樋田只跟我抱怨YOSHIKO的忘恩負義,但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把人生最好的部分都給了你,樋田呀,你真的不該再反過來說她甚麼了。

「懷孕之後,他突然性情大變,就說我倆現在還不能結婚,小孩子必須要拿掉…。」

「你把小孩拿掉了?」

「拿掉了。不然還能怎麼辦?」

我沒問過樋田的婚姻狀況,但聽YOSHIKO的描述,一個年近半百的男人,沒有老年得子的喜悅,反而急著要把小孩「處理掉」,樋田多半是個有家室的人。

YOSHIKO說,懷孕期間,她工作也辭了,又因為人工流產,身體狀況不佳,根本不能工作。男朋友答應每個月給她生活費,只給了三個月,人就離開上海,然後就不曾再給。

YOSHIKO為了生活,只有到KTV工作。兩人開始時有齟齬,YOSHIKO從此對男友心灰意冷。

「你工作的這些日子以來,沒為自己存點錢,買個房子甚麼的?賺錢不容易呀…」我拐彎抹角地,想把話題轉到樋田唸唸不忘的「不動產」上。

「我哪買得起房子!」YOSHIKO忿忿不平地說:「講到這個,我就生氣。那天,我剛好提到想在上海存錢買房子,早點取得上海戶籍。他不知道是不是中文退化了,以為我已經買了房子,還跟我吵了一架。」

明白了!所謂「突然有人資助,買了一間房子」,純屬溝通不良下的誤會。話談到此,謎團解開了一大半。

最後,我還想知道YOSHIKO是否有了新的對象。正欲開口,YOSHIKO的手機突然響起來,讓我吃驚的是,手機的螢幕上顯示著來電者斗大的名字:

「樋田 討厭」

YOSHIKO接起電話,日語夾雜著中文,口氣冷淡地匆匆講完,隨即掛上電話。

我想,YOSHIKO有沒有新對象,已經不重要了,但YOSHIKO心不在樋田身上,這是百分之一百肯定的事實。

我已經沒有問題要問。樋田得到了YOSHIKO的青春、貞操,這是千金無法買回的。人的慾望被填滿得太多、太容易,一旦面臨失去的危機,也就失去了理智。

看來,樋田的問題,只有他自己靠時間去解決了。

但我的問題呢?我的社長夢呢?我還要不要做甚麼「合夥人」呢?

在回日本的飛機上,我的思緒不斷翻攪。一間公司,「有一半的人」處於無法合理判斷事物的狀況,對這間公司還能有甚麼期待?

我拿定了主意。

到了日本後,樋田邀我到旅遊勝地熱海度假。在熱海的一家溫泉旅館的露天浴池,兩個男人裸裎相對。樋田先是謝謝我為他跑這一趟,並說差旅費已經匯到我的戶頭。

我回謝他,接著就把上海行的總總跟他報告了一番,並告訴他結論:所謂「YOSHIKO在上海已經置產」,其實是誤會一場。

「哈哈哈!看來,我的中文不加強不行了,哈哈!」樋田大笑,我也陪著笑。笑完後,樋田收斂起表情,問我:「那麼,她…有別的男人了?」

「…樋田さん、あのコを諦めた方がいいのかなって思っています。(樋田桑,那個女孩子,我看你放棄了比較好)」

樋田聽完,沉吟了一會兒,似有所悟,然後不再追問。

關於公司的事情,我委婉地告訴他:他這一陣子既然情感受挫,就等他療傷完後再說吧。他也同意了。

就這樣,我的社長夢暫時醒了。但是說不定因緣際會下,這個鬥志又會重新再燃起。

只是這次上海之行,卻為我後來在日本立足,引來了大麻煩。就等我下一篇文章再交代。

是"夢"的話
該不會醒了吧
老侯阿!文筆真不錯,就轉行當作家就好了!

然後再去演藝圈闖盪,如果不紅,就行行好,寫作之餘創作些小短劇放網上,娛樂一下鄉民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