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要經過的台66號大溪到觀音的快速道路,在大溪入口橋樑伸縮縫工程,小小的挖與填工程施工已快兩個月,每天塞車不知浪費多少人的時間與汽油.看看美國舊金山斷橋18天修復完閉(詳5/31自由時報),小工程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鄉親啊! 這就是台灣啊!
台66延伸到底的西濱....不管高架或平面,只有悲慘可形容...剛做好的高架路面與18標比起來,波浪路面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有危險的突出路面,高架底下的平面道路,下雨後就大坑小坑不斷,承包商有時乾脆封路要人改道不給走...雖是新路,品質卻是有口皆碑的差,有經過的各位千萬要小心...
JerryG wrote:看看美國舊金山斷橋18天修復完閉(詳5/31自由時報),小工程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其實這些問題是台灣工程界的一隅當官的發包給廠商施工,廠商因為標價差、管理觀念落後、技術無從提升-->施工品質馬虎又做的慢...為什麼不按契約撤換廠商,抱歉那代表著後面一堆文書、程序、關說壓力,搞到最後累死人還是被罵所以只好鄉愿,拜託廠商拿點良心趕一下,幫忙想各種理由搪塞,達到最低標準即可。至於小小民怨,拜託別鬧了,大家相忍為國一下。反正1.納稅人的錢不是自己的錢2.一般老百姓到高官誰鳥你的努力,大家只要通車成果,等著呼嘯而過或是記功升官。從主管制度的官方,下到第一線現場施做工人,加上一堆學術界、甚至社會大眾的期許標準,這樣的工程環境產生我們獨有的工程文化。(小的不才在工程界打混,略抒愚見,請勿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