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謝謝
假設經濟不是問題的話,苦一下,以後或許會比較有機會. 新鮮人並沒有錯,大家都曾經是新鮮人不是嗎?
若是我的話, 我會選擇去國外唸, 看到的東西會比較不一樣,視野廣了,路或許就變寬了...
我暨南商管+高TOEIC=UIC?
另外一點想與大家討論雇主的僱用態度
有人說說顧主寧可要一個大學畢業兩年經驗的年輕員工
也不要有碩士學歷卻沒經驗的新鮮人
我可以根據我投104的經驗說,我覺得顧主更不需要一個拿著師院學歷沒有任何商管知識的流浪教師,很現實也很殘酷,台灣人才充足到104一開全都是商管科系,找個相關工作都要相關科系,不用相關的鐵定是房、車、保險業務。
我認為我的困難不在於要不要先出社會,我連踏出社會要找工作都非常困難,要怎麼先工作再回頭讀書?
人家說的先工作在讀書在此時看來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策略
基本上以國內研究所來說, 除了台 清 交 中央 成大 政大 等等一二線的學府比較
會讓徵才單位有優先考慮外, 其他的院校大多都是要經過一番篩選, 而國外的
研究院所而言, 除了幾所比較有名的學校外, 大多的主考官都知道現在的外國學歷
只要有錢, 基本上都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在面試非國內外名校畢業的新人來說, 履歷
上面如何表達你對工作的態度和在學的一些重要的經歷, 就是主考官在決定要不要
花時間來面試的的關鍵; 我常常看到一些國外剛畢業回來的碩士, 在履歷上的自傳
只有用中,英文簡短的寫個幾行, 對自己的學業過程不去介紹, 也不會對自己在求職
所想要得到的做些表達, 通常這些人在我的面試經驗上來說, 基本上不是太過自信
不然就是想要隨便找個工作, 但是要輕鬆錢多的, 所以這類人我通常連面試的時間
都不想花.
除了履歷上, 就是你在面試時的臨場反應了, 我大多會問面試者對於這份工作的期望
還有對這份工作的認知, 還有就是看整個對求職的積極度; 反正若沒有在面試時表現
出優異積極的態度並對產業稍有認知的新人, 大都是留待整批人員面試完再做篩選.
所以不要想太多, 國內外的學校差異並不大, 要看的是你是否能將往後求職所需要
的專長完整學習, 並對工作有正確的態度和Sense, 這才是對你求職有幫助的; 學歷
通常是新人進職場的門檻, 但是當你有經驗了以後, 你的經驗和態度才是影響你往後
成長的關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