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案件很多
想到一個以前沒有想到的問題
就是法律上的處罰有比例原則(就是說罪跟罰有適當的比例)
那如果是共犯的話 法律上的共犯是以同樣的罪刑論處
譬如四個人共犯殺了一個人
若是一個人犯的判死刑 四個人都是共犯判四個死刑
實際上只有一個被害人死掉 一個人的生命被剝奪
卻處罰四個人賠命
這樣是不是有點過當了??
一般來說就算是共犯
法官也會依照他在整起事件參與的深淺斟酌量刑
並不會像你說的四個人殺一個人然後其中一人判死刑另外三個也一定會判死刑.
一般來說...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為科刑輕重之標準:
一、犯罪之動機、目的。
二、犯罪時所受之刺激。
三、犯罪之手段。
四、犯罪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五、犯罪行為人之品行。
六、犯罪行為人之智識程度。
七、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關係。
八、犯罪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
九、犯罪所生之危險或損害。
十、犯罪後之態度。
例如A夥同B跟C策劃殺害A的父母
A被判死刑但是B跟C有可能只會判到無期徒刑
基本上你還是先說說看你指的到底是那一件暗例這樣大家比較好分析吧

即便是角頭大哥,要混到變成治平專案對象,也要很努力!只是你沒看到過程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