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3月15日阿里山花季開跑,想說五年沒去了,就趁早帶一家老小出門,到了阿里山後在上山前就被擋下,因為有交通管制,其實這早就透過資訊知道了,所以就配合政策搭乘客運上山,算一算,五大兩小光車費就用了(150*5)+(70*1)PS.一個就手抱,共820,再加上門票770,所以在上山前就花了1,590元,當然這趟車資是算單程的,也就是說下山還要再一次的820元,所以不加上自己的油資,就要花上2,410元,但比較扯的是,在入阿里山的門口時,驗票的人居然只聽司機說全車都買票了,就放行,這時車上就有人小聲說還好沒買票,是怎樣,當買票的人是笨蛋嗎?
所以心中有些疑問!
1.為何只有一家嘉義客運在運送呢?
2.票價是否貴了點?(去年不是免費嗎?)
3.車上一堆小朋友吐的一堆人,不能用以車計價的方式來放行上山嗎?如一台車如要上山就收多少錢,不然就優惠價搭運輸工具。
4.為何沒驗票(門票)機制呢?
5.因小女尿急,所以老婆比較晚上車,票都在她那,但也沒跟我們驗票(車票)。
6.而旅遊團是團進團出,相對的只要一比門票費,所以這樣是處罰散客嗎?
7.客運還有一站是在石棹站,但我不知道那些人的車是如何上去的?
綜合以上幾點給想上山的人參考,或許可以砲我嫌貴就不要去呀!但一個國家風景區不是全民共有的嗎?當我們想去一些比較適合家庭出遊的地方且消費比較沒那麼高的地方,卻因為一些問題,感覺真的是只讓陸客去就好了,這是不是有點失去國家公園的初衷呢?幾年前去阿里山感覺很好的,也很樂意在當地的店家消費,但這樣的處理,的確上山不塞了,但客運真的開超慢,上到山上是兩個小時,下山是一個半小時,且下山的客運車整個輪胎都在冒煙(煞車皮過熱),且司機都是調市內線來的,不是專跑阿里山的,這樣下到山下真是祖上保祐。
最後報告一下,目前花況還好,還是派出所前那幾株比較美,其它還好,但小弟沒進到最裡面看,因要趕下山的班次,以上報告完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