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視只有看到反對核的新聞跟訊息。(沒有擁核的)
目前看到反對核能的都很有理由,也都講的很好。
小弟希望各位先進前輩,可以提供要續建核四的理由嗎??
不要像政府一樣只會恐嚇人民,是能幫助我們台灣的。
我反而覺得反核陣營到是到處利用人民的無知及恐懼來達到他們的訴求
中華隊敗給日本的那一個晚上,公視2台重播了一部記錄片,片名叫(輻射危機解密),這部片先前就播過,改變了我以往對輻射只有危險的刻板印象。我不知一向對環保不遺餘力的公視,為什麼會在反核大遊行的前夕播出這個影片,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有許多的人並沒有看過這段影片,先說這部影片是英國bbc所製作的,為的是不讓人以為是俄羅斯或烏克蘭當局為車諾比事件擦脂抹粉的作品。
上述影片無法一一述說,大概地說重點就是車諾比核災後,當局原本預估因此災變而影響因而罹癌死亡的人數會達到四千多人,但是真正因罹癌死亡而報給官方的人數是47人,而研究單位在包括了一些可勉強計入因這次災變而死亡的人竟然是五十六人。
片中有一位母親是在災變當時懷孕住在車諾比附近三公里城鎮的孕婦,當時大撤離後,當局一律要求所有懷孕的(我忘記是幾個月以內的)婦女全部要人工流產,這位母親沒有照作,她們在二十年之後重回已經荒廢的家園,帶著那時所懷的女兒,十分健康地重返她們的家園。
記錄片後段提出了一些學者所做的研究,多年來研究單位一直有一個模型叫作線性無閾模型,詳細內容不多說,此模型是照著人所暴露在輻射毫西弗值對應罹癌機率上,有一個線性的模型,也就是毫西弗越高,罹癌機率越高,且呈線性上升。但此模型對100毫西弗以下的一直缺乏研究及數據,100毫西弗就是大約一年照射x光1000次,這個背景輻射值相當於在車諾比電廠20公里。(詳細的數據我無法記得,但我記得可能比這個數據更近)。但這個地球上有許多地方的背景輻射值,甚至像是空服員,一年的背景輻射值都比這還高。卻沒有數據顯示空服員的罹癌率相對較高。甚至在美國洛磯山地區他們的背景輻射值其他地區的七倍以上,但他們的罹癌率卻比美國其他地區還低得許多。(我通常講到這裡聽的人一定會有個反應,說那個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這我不反對,但起碼它反映一個事實,在100毫西弗以下,人的罹癌率並沒有因為背景輻射值的提高而罹癌率相對提高)
另外這部片也有另一個驚人的研究,這些背景輻射值相對較高的地方,他們的罹癌率反而相對更低,這吸引了科學家們對此研究,於是他們拿在車諾比電廠附近的生物來研究,不但發現它們在多年後的後代並沒有產生突變的畸型,將這些生物的基因拿來研究卻發現,在少量的輻射下,卻反而激活了這些生物的抗癌基因。
拉里拉雜講了那麼多,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你我所接受的資訊究竟是否足夠到能讓我們對核能有理性的討論與認識?還是我們繼續用我們在無知下的刻板印象與恐懼來表達我們的立場?
我對一些藝人的言論尤其反感,十分誇大核電廠的危險,蔡康永說不要活在炸彈上,這話有意義嗎?核電廠是炸彈嗎?核電廠是核彈嗎?如果說擁核的人是在賭核電廠一定不會發生的前提下擁核(事實上擁核的人從來都不會不理性如此不理性的假設),反倒反核人士常常不理性地假設核電廠一定會發生事情的情況下來做為他們的訴求。
核電廠會不會爆?你會說:「啊!福島核電廠是在爆假的哦?」,但是我們卻不會分辨福島的爆炸是水蒸氣的爆炸,而把它想像成是核彈的爆炸。你會說:現在資訊充足,大家都知道核電廠不是核彈,但福島產生的核能危機是事實。那麼你是否真正理性地討論,台灣的核電廠究竟可不可能發生像福島的災變?還是你不管各項客觀因素,就是主觀的認為只要是核電廠,就會發生像福島一樣的災變?
台灣的核電廠為什麼都蓋在山岰處?因為在核電廠的上方備有儲水池,在反應爐發生冷卻危機的時候,不論用電動或手動都可開匣門,運用位能高低差的轉換將水送到反映爐冷卻。它的設計和福島必須用幫浦打水引水進去在本質上就已經不一樣了。這樣的客觀條件反核人士採納嗎?很多還是繼續蒙住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反正核電廠就是危險啦…這樣理性嗎?這是第一線的防護。
第二線的防護也是在核電廠的上方預備了儲存硼酸液的儲池,也是同樣的原理,如果第一線不管用了,第二線使用,只是核電廠所有的機組就此全部報銷,但是並不用苦惱要派發行器在核電廠上空噴灑。
如果你還覺得這不安全,還有最後一道防線,就是炸山。這是為什麼行政院長會說台灣不會發生像福島一樣的情況。福島是建在平地,而且已經超過使用年限,這些反核人士都要故意忽略,就是用圖像式的簡化方式,只要快速達到讓人民因無知而生的恐懼就可了。福島爆炸台灣就一定也會這樣?
贊成續建核四的人士不會不理性地跟你說可以百分之百地說一定不會有事,但是出事時,會儘一切可能將傷害降至最低。立委在立法院質問行政院長能不能百分之百保証核電安全?不能保証就不該冒險蓋,這實在是十分無知的質詢。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百分之百保証安全的。葉大立委我請問妳,妳能不能保証妳開車百分之百不會發生危險?是否在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証安全的情況下,你就不要開車了?我們任何事都不該絕對化,而是將事情做好風險管理。
說擁核人士要錢不要命,反核人士寧可錢多付一些,也不要不要命,這話講來高尚但講得十分地偽善。一樣是發生機率相對較低,但是一發生就有不可挽回的重大災難的坐飛機來說。反核人士也是要錢不要命的賭注。要什麼錢?時間的成本、舒適的成本、交通設施的成本,坐船會不會好一點?也有海難?而且也不舒服,那麼開路好了!(要安全不是嗎?請國家開設通往每個國家的路,任誰都不會覺得這是很聰明及划算的舉措,那麼這個時候你們怎麼不會把你們一直最看重的安全擺在第一位?所以我說這是偽善,不要把擁核人士看作是一些唯利是圖的人,好讓自己成為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人士)
反核人士高喊要孩子不要核子,說是為了下一代。為了下一代的未來,所以我們蓋火力發電廠?你怎麼不說把債務留給下一代?把污染留給下一代?說什麼把原來的電廠改成天然氣發電廠,先說台灣不斷追加預算,現在變更設計為天然氣或火力發電廠,賠償的成本、工程變更的成本,這些最後都要成為後代的債務。
我不是什麼專業的人士,但十分討厭因為無知而人云亦云。台灣不能總是靠著浪漫情懷來治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