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想聽各位大大,出社會2年的時候的未來想法 分享一下:對自己的生活如何勤儉? (手機能用就好 機車代步 吃的飽就好 衣服能穿就好)勤儉的目標是什麼?(買車 買房 存第一桶金)如果存到第一桶金 存著不花 那也是死錢 是嗎?就以沒有家世背景 也沒有家財 就一個月22K " 如何翻身?
小弟我出社會兩三年了,同事都說我就像是小資男孩,一天花不超過150元,不看電影,不唱KTV,不請客,一個月支出都能控制在4K以內。手機是用188月租的,門號用了十多年還沒換過,手機壞了都是撿別人換手機之後不用的,現在手邊還有三支(姑姑、妹妹跟弟弟換手機剩下的)可以備用的,什麼愛鳳新一看了也沒興趣,還是拿智障型手機就好。雖然有機車,但是出門買東西不會太遠的盡量都還是騎腳踏車,運動健康又環保。前幾天姑姑跟我要了件衣服,說是要拿去廟裡拜拜的,黑色的不好,白色的怕弄得很髒,吊嘎的也不行,結果我就找不到衣服了,從高中到現在,體型也沒多大的變化,國中露營特地買的表演衣服現在還穿著,反正M號的男生衣服本來就難買,也不常參加聚會,沒必要準備這麼多衣服,簡單就好。我去年是個領22K的作業員(今年初因為公司加班時數減少離職了),整年下來含加班費算一算,扣除了一整年的支出大約八萬多,我存了大約27萬元,在FB上po上一段話「領22K的薪水,一年要存到20萬,其實...不難耶~嘻~」,到了公司還有同事來問我怎麼可能...不過那是在春節都到班,每個月的加班需求都超配合的情況下才有辦法。「錢是一定要用來花的」這是肯定句,那「人是一定要工作的」這句可就不一定摟~我計劃在50歲前退休(退休是指不在有經濟壓力,為了錢而工作,但還可以繼續工作),求職的過程中面試主管會問我,「你有經濟壓力嗎?」我會笑著回答「沒有,可是我有財務目標。」工作賺錢只是讓我離這個目標更近的手段而已,而我更希望早一點離開職場,越早越好...錢存著不花,也是死錢,但花掉之後,連起死回生的機會都沒有了,我每個月存下來的錢都放在銀行裡面等死(誤),一直到每年5~7月股東會宣布配發股利的消息之後,挑選高股息、高殖利率、高扣抵稅率的個股,再把這些存下來的錢買這些個股,就是一般人說的存股,每年可以有穩定的配息,一直買到哪一年配息的金額超過我的年收入或是年支出之後,我就達成我的財務目標了,而這些我省吃儉用的錢也不會是死錢,而是能生生不息的本錢。最後,沒有家世背景,也沒有家財,就一個月22K,想存到錢就要落實「三不一沒有」策略:不吃不喝不睡,沒有休假...PS.樓上的提到消遣跟娛樂,小弟我沒什麼特別的消遣跟娛樂,就是愛看書跟愛看咩,所以時常窩在圖書館或誠品裡當個假掰的文青,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我記得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這樣問一次01上的舊文大概有3 4個幾乎一樣的議題開源節流吧把興趣當成能賺錢的利器像我本來不懂電腦的因為想要需要且要便宜後來也在賣舊電腦本來不懂車也是一樣雖然沒有說能賺什麼大錢不過也不無小補且這輩子電腦3c跟車都賺不到我的錢非常多人在電腦3c與車上撇海就算是行內人也一樣燒不少錢我做接觸的兩個行業........但我不玩主要為了能生財又能利用才搞再多的....就沒有再投下去了能比別人用最少的錢達到目的甚至創造更多的效益.......不僅省下還多賺買點基金與股票不用多也沒有餘力買多當作是種學習經驗與收收贈品也好沒有投入什麼都不知道但不要為了省點小錢做些沒效益的事與浪費時間.......就人力與時間的付出來說是很不值的當然每個人的能力與時間的價值是有差的有的人一天幾萬上下有的人一天一千多上下一千多的人你浪費一小時的人力與時間感覺比較沒什麼那就要讓自己的時間與人(能)力更有價值就得更不要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