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3月21號更新 算重大突破 有關遠傳強制代收莫名費用 不需輸入密碼認證碼等事件

2013年的2月底

我收到遠傳的帳單
其中多了一筆奇怪的金額 50元
內容是"行動加值服務"


因為對於手機付費 電腦付費很謹慎的我
對於這筆金額完全無印象
所以我打了通電話到遠傳客服
向其詢問
得到的答案是 他也不清楚 不過可以免費申請明細
明細內會有廠商的電話
可以打電話過去問

大約10天後
我收到遠傳的來信
依信中 廠商的電話 打去詢問

對方給我的回應大概是

"他們是用簡訊 傳給不特定的人士 號碼"
"有點擊他們的圖片 會跳出題示視窗 說明收費標準 確定我有點擊過並同意過"
"沒辦法提供 簡訊內容 資料 網頁內容 資料 因為他也不知道"


因為我有不刪任何簡訊的習慣
所以我很仔細的查了一下手機

我發現我的簡訊內
沒有任何連結 圖片可連結或是下載

然後我查了其他通訊軟
分別是LINE跟WhatsApp
LINE因為只有加入好友的能傳送資料
所以沒有任何可疑的簡訊

WhatsApp內則有三則 如下
但是我很確定 我沒有看過任何收費的提示
我也沒點進去過該連結
就算有點到也是馬上關掉
也就是說 我爽都沒爽到 就要我付費~!!
更不用提 "有按到任何同意的選項等"
我確定我沒有按過任何同意的選項~!!





查詢過後 我打了通電話給遠傳客服
得到說這種多媒體付費服務
只要對方提供登入資料等
就可以要求付費
不需要像小額付費一樣 要輸入密碼

跟遠傳要求要我登入的資料
或是我點了哪些網站
遠傳說無法提供


想請問有經驗的大大們
請問我這種問題
是要找消保官還是打165詐騙電話?
又或者能以個資法提告呢?

也在這邊提醒大家
小心這類強制收費的簡訊~

PS:雖然這只是50元 不過我很不能姑息這種行為



新增
------------------------------------------------
剛剛打電話去遠傳客服確認

我的小額付費是關掉的
但是這種多媒體計次服務是沒辦法關的
他們只是"代收"
不論該廠商 不需經過小額付費 輸入密碼等驗證方式
也就是說 未來還是有可能會再發生!!


且我多年前就曾打電話過去要求不要任何廠商寄簡訊給我 這也是他們主動說的
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有紀錄


遠傳說 基於我是多年用戶
這筆50元的費用他們願意吸收

但是我很堅持 請他不要這樣做
這樣子 未來提告或是申訴 這起案件才會成立
也才能讓比較多人知道
有這種事情


也想請問各位大大
我跟從哪個方向去走 哪個單位 哪個方式來爭取這類的詐騙方式不會再發生?


==============================================================
2月18號更新

剛剛接到遠傳專員的電話

經過了三個星期
總算有點進展了
非常不可思議的慢的進展


目前 遠傳可以確定的是
不是遠傳或是廠商之前說的簡訊 WHATAPP 下載圖片等收費
而是我從"網頁"內去下載某個"APP程式"
下載之前 一定會有清楚的付費說明 但不需要輸入密碼
且他們對於之前提供的錯誤訊息感到抱歉~!!


但是~!!
程式名稱 還不知道
經由什麼網頁下載 也還不知道
但是3月21號能給我答案


這下有趣了
對於我這個 大部分都只下載免費軟體
且都經由iTunes下載 下載前都需要輸入密碼
我很好奇
我會在什麼網頁 去下載到什麼要付費的軟體
甚至 我還不知道 ios系統 且沒有越獄的情況下
可以直接由網頁且不輸入密碼去下載app

我的手機是APPLE 4S 沒有越獄 改機等
且我非常少用手機開啟網頁
因為遠傳的3G非常慢!!



另外 這次服務專員刻意說明
該合作廠商是國外廠商
所以需要作業時間 也會有時差問題

那之前的台灣客服電話是?還02的耶
之前的台灣客服是?
抑或是怕人提告而先做好的準備嗎?
所以才要這樣一拖再拖嗎?



=================================================
3月21號更新


今天如期的 接到了遠傳的電話
算是有了重大的突破

今天 遠傳按照慣例 又改變了說詞
他們說明了 有詢問過廠商
得知我是在"2011年5月"
下載了一個程式APP 叫做 "通訊管家"
(電話中 我共詢問過她4次 我確定她是說"通訊管家")

然後 再今年的2月17號晚上6點23分的時候 我"經由網頁"
把這個程式APP 從免費版本 更新成付費版本
所以廠商向我收取了50元的更新費用

聽到這邊 我有了幾個疑點
想跟各位請教一下

1.
經由下面的圖片可以證明
iTunes Store目前並沒有"通訊管家"這個app

經由下面的2張圖片也可以證明 我並沒有下載過 通訊管家這個軟體


唯一比較有可能的 就是下圖中的"來電管家"


假設 是這個app好了 我已經有大約半年沒開過這程式了
也從來沒有使用過 設定過這東西
更不用說 有上任何網頁去下載 更新這個程式
於是我去app shopper查這app的程式
這程式似乎一直都是免費的?而且更新日期也搭不上去
如下圖可見

所以遠傳這到底是??

2.
我非常疑惑的幾個點之一
我的手機是apple的4s
從上面的圖應該可以知道 我沒有改過機 從來沒有越獄過
手機只有綁定家中的一台電腦
信用卡也綁定了
請問有用apple的人可以告訴我嗎?
有什麼收費或是設定 是可以不使用信用卡
而直接請遠傳代收的?
在我這種以經什麼都綁定的情況下

3.
就我認知
apple靠的就是軟體賺錢
所以所有的程式都必須經由iTunes Store去下載
也必須經過apple同意 才能在iTunes Store上架
為什麼在我這個從來沒有越獄的手機上
可以直接經由網頁"付費"更新一個 我已經購買完成的程式?
不經過iTunes Store 這是有可能的嗎?

4.
iTunes Store裡面 以前用美金的時候 金額都是0.99 1.99 2.99等
後來變成台幣後 金額都是30 60 90 450 600等
30的倍數
請問有誰看過50元的?

5.
我更新軟體每次都是經由手機上的app store去做更新
都是按 如下圖的右上那個鈕 "全部更新"

圖片中也說明了
是"已購項目"
所以我都自動更新
請問 有什麼軟體 自動更新後
是會自動跟你收費的?


今天我跟遠傳客服講了30分鐘有了
得到的答案讓我感覺我又被唬爛了
有同樣感覺的算了....


今天客服一直強調 一定會有個提示說要付費
說我看到了這個提示 不就表示知道要付錢了嗎?
我跟他說
第一 我沒看過 從來沒有
第二 如果這樣就能證明 那小額付費為什麼要密碼或是簡訊認證? 信用卡為什麼要卡號 金額大時為什麼要打電話確認?
第三 今天如果有類似簡訊碼或密碼的時候 還會發生我說一種說法 廠商說一種說法的情況嗎?
第四 如果有廠商濫用這種機制 喔 那嚇死人了 今天50 改天5萬 有那麼好賺嗎?
第五 如果這只是偶發或是一定有提醒機制的話 為什麼會有立委踢爆 開記者會? 為什麼會那麼多受害者?

事以至此
請問有人能幫忙在ppt發文的嗎?
以及能否做個簡化版的文字讓我在fb讓人分享的?

我有點累了~~
2013-03-06 12:12 發佈
太可怕了!
所以小額付費千萬要打電話 去關閉
junno114 wrote:
太可怕了!所以小額付...(恕刪)


大大 這不是小額付費喔

這個比小額付費還恐怖

不需要你輸入任何密碼

只要你有點選

甚至 我覺得我連點選都沒有..

該廠商只要有你的登入紀錄或是瀏覽紀錄等

就能向遠傳 要求跟民眾申請費用
剛剛打電話去遠傳客服確認

我的小額付費是關掉的
但是這種多媒體計次服務是沒辦法關的
他們只是"代收"
不論該廠商 不需經過小額付費 輸入密碼等驗證方式
也就是說 未來還是有可能會再發生!!


且我多年前就曾打電話過去要求不要任何廠商寄簡訊給我 這也是他們主動說的
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有紀錄


遠傳說 基於我是多年用戶
這筆50元的費用他們願意吸收

但是我很堅持 請他不要這樣做
這樣子 未來提告或是申訴 這起案件才會成立
也才能讓比較多人知道
有這種事情

也想請問各位大大
我跟從哪個方向去走 哪個單位 哪個方式來爭取這類的詐騙方式不會再發生?
疑?想不到這種事情大家都沒興趣?

今天除了小額付費外
遠傳自己多了一個"連動"的付費方式

不需要密碼驗證
不需要合法網站
客戶有疑慮不需要提供網址 簡訊 甚至連客服都說不知道
遠傳也只要說 他們是代收
不負任何責任
但是只要你少繳 就有權利停你電話跟網路

聽廠商跟遠傳說 好似只需要有點到連結就要付費?
重點是還沒有警告標語跟付費說明

今天50元
改天5萬元

今天一封簡訊
改天幾萬封簡訊

今天一間廠商
改天幾十間廠商

現在用廣告吸引人點進去
改天裝熟人叫你點連結

重點是還是用WHATSAPP
廠商不用花任何費用
他只要程式寫一寫
讓他自己跑
一天寄個幾十萬封
月入數十數百萬



重點是 這種連動還不能關掉
只要你是用手機上網
只要你點到
就要付錢

不像家用電腦上網
沒辦法強制連動
一定要經過小額付費密碼或是簡訊認證


這有多恐怖
大家都沒感覺到嗎?
值得關注的議題
簽到追蹤一下
不放心 wrote:
2013年的2月底我...(恕刪)

不放心 wrote:
他們是用簡訊 傳給不特定的人士 號碼

這樣的狀況不太算是詐騙,但是應該可以有個方向:「個資法」

新的個資法修正施行後(10/1),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可以說是很嚴格的規定,
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取得的個人資料,在沒有告知當事人、取得使用同意並舉證的情況下,是違法的;

被告企業負完全舉證責任,罰則也非常重,
簡單來說依版大所貼出APP內容,針對簡訊對象提告後,可以等著對方來找你和解了,
民事責任每件可求償500-20,000元不等,同時增加了集體訴訟的規定,
如果可以找到同一事件超過20人以上願意提告的受害者,最高可求償兩億!
意圖營利行為,被告成立後還有刑事責任五年以下,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小弟並非法律專業,對個資法的了解純粹因為法令實施後公司職務需要,稍有了解一下,
版大可尋求專業法律顧問研擬對策,應該有辦法可以處理;

另外,表面上遠傳看起來好像沒有責任,事實上電信業者屬於個人資料持有者,
他們有沒有資料外洩的疑慮?要告的話一起告,遠傳一樣負完全舉證責任;
「§27:保有個人資料檔案者,應採行適當之安全措施」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告訴你:基於多年的客戶,他們願意吸收費用
敵將,討ち取つたり!

horsyma wrote:
這樣的狀況不太算是詐...(恕刪)


感謝大大幫忙

可是目前廠商表明
是以不特定人物 電話號碼來傳送簡訊

不知道這方面是不是等同幫遠傳一個大忙?


不知道大大對於遠傳強制且未經用戶同意
將網頁連結點選 連動整合到手機號碼上付費有何感想
是否能從這方面著手?


又 即便他們是代收
對於消費者提出疑慮時
卻不願意提供廠商給他們的證明給消費者
我自己的資料我不能調
廠商又不願意給
這個代收的遠傳卻能強制我付費

這方面不知道合不合法?
我也碰到這個問題,這個月帳單有一筆代收費用,打電話到客服,說電腦查不到,可以幫我申請清單寄過來
我感覺非常惱火
下面是我在網上收集的一些資料,上個月的事情





立委何欣純今天接獲民眾陳情,電信業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從帳單中收取代收代付費用;消保處表示將會同NCC要求業者改善。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何欣純上午召開「手機帳單不設防,代收代付A很大」記者會說,接獲葉姓民眾陳情,去年12月帳單中發現被收取一筆約新台幣200元的代收代付費用,經詢問,電信業者表示代廠商收取下載APP軟體費用,但葉姓民眾根本沒有下載該軟體。

葉男說,經追查早在民國100年4月就開始計費,累計到去年12月底總計溢收了3611元,電信業者雖同意退費,但退費機制令人匪夷所思,他根本沒有繳費卻說他在某門市以現金繳納。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訊營管處簡任技正梁溫馨說,NCC相關管理規則規定,電信業者提供下載影片、圖像等服務項目應向消費者說明,經消費者確認後才開始計費;且這起個案,退費情形也不合理,業者如果違反規定將依法處理。

梁溫馨說,為防止類似的情形發生,將要求電信業者進行代收代付項目,必須提供明細表且經消費者確認後才能進行代收代付,最快1個月內、最慢3個月內提出方案。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副處長吳政學說,這個案子如果事前沒有經過消費者同意,消費者可以拒絕付款,而且這筆款項應與電信費用分離,業者不能以消費者拒繳這筆款項為由停掉電信服務,消保處將會同NCC要求業者改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