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讓尖酸刻薄和缺乏同理心的人來說,見怪不怪。
不過,如果開始想著加害人的社會背景,又容易落入同情加害人的狀況。
加害人的狀況值得且一定要社會花時間去同理、預防,
很不希望全面站在撻伐和嚴刑峻法的立場。
但是,泯滅人性價值的人,有時候,死亡不僅對社會,甚至對犯人而言都是好事。
我更不希望,以菁英思考和崇高理想,套用在不成熟、不盡理想的社會環境下。
這太一廂情願了,太單純的認為:
靠一點施捨式的慈愛,主動關懷,缺乏關愛的人就真的能得到社會認同。
好比,斷手斷腳的人,
我們可以幫忙製作義肢、建立友善的無障礙環境。
但我們絕對不可能灌輸正向樂觀的幻想,
讓斷手斷腳的人,相信自己的手和腳都還在,不去正視自己已經受過傷、不建全的事實。
心理傷害,乍看之下沒有斷手斷腳,腦神經更是看不見,
所以我們可以相信:
受過心理創傷,一定可以走出來,腦神經就算斷了,也可以重新組合連結......
這想法太單純了。
其實斷手斷腳還有不少機會得到救贖,
心理傷害和斷手斷腳程度相同的,都還有救。
對於喪心病狂,就是已經沒有人性的,
用身體殘缺來比喻,剛好也是沒有心臟和肺臟這麼嚴重。
活得下去嗎?
或許只能裝個人工心臟,加個葉克膜才能勉強活下去吧?
有時候,心理和人格的不完全,是種烙印,這個缺失是帶著走,揮之不去。
我現在講不出廢死和支持死刑的道理,倒有兩段話先暫時總結一下。
心理已經有永久性的傷害,
內心已經缺乏同情和同理心,感知麻木、缺乏情感的人,
幾乎不可能理解受傷的痛、對人性價值的相信、愛和被愛的能力。
這裡是講給已經是喪心的人,
但還沒崩潰、還沒做出無可挽回的事的人,很多,而這代表我們還有一點希望。
(我曾經處在缺乏關愛、充滿屈辱,以致於對人和社會完全無法信任的狀態,走過一遭。)
也是講給人本和慈善者,
強加和一廂情願的關愛,對方真的感受得到嗎?
這種關愛是自然而然的,還是出自於同情和憐憫,反而更讓人有羞辱感?
甚至,因此被更多人貼上標籤。
(這,也是我親身的例子,從受人本關愛者的立場,講幾句話。)
運氣夠好、心理強壯、有幸在關愛和人性富足的環境下活著的人,
或許受過挫敗、有陰暗面,
但也不可能知道,
什麼是麻木、什麼是冷血、什麼是最低潮和被羞辱感是常態,心情好是奢求的生活。
這是講給日子過得不錯,
包括物質生活可能貧窮,但心智堅毅、正義的人。
包括曾經低潮過,現在走過來,但反過來尖酸斥責"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日子難過"的人。
因為你們夠幸運,尤其在不如意的環境還能樂活,
能獲得尊嚴和愛的人,某方面來說,也是很富足的了。
(幼年一小段時間得我,和現在重生過後的我,知道愛和尊嚴、自信的難能可貴,
但也清楚:心理富足的人,太容易把自己僥倖的狀況,套用在不快樂的人的身上。)
------------------------
對於死刑,這麼說好了,理想上廢死是不錯的,不過社會條件還不大足夠。
而同情心和現實威嚇,自然有一個平衡點。
當然,大方向和預防面,絕對不能放著不管。
這一兩年,我嗅出台灣社會上不太對勁的氣氛。
第一,崇高理想的不實際,包括人本、教改、某些官員、不必要大學科系的設置。
第二,情緒化、失去理性、愚蠢,包括鄉民、媒體愚民、發生社會新聞之後只有情緒用語的人。
以上這些都還好,數量雖然變多,不過頭腦清醒的人也不在少數。
第三,已經有很多人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
處在受盡嘲諷和屈辱、不尊重的情況,而且幾乎沒有抒發出口,
或者只能靠無意義的洩慾和暴力相向。
這種人太多了,血汗勞工、暴力家庭、持續受霸菱的學生、
失去目標、被強迫感極重、受到不必要的壓力(新聞洗腦、補習班、才藝班和升學......)
除了現實環境不好,
裡面也有很多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完全是人為和觀念不正確所造成的。
(所以反社會人格,不一定是家徒四壁的人才會有的。)
所以還會延伸第四個大問題,有這種問題的人更多。
虛偽、自欺欺人,自我催眠,正向思考。
這點我印象非常深刻,
最低潮的時間,完全沒有理智可言,我相信正向思考的宗教了(邪)。
那次我非常危險,
後來被人點醒抽身,花費一段時間才撫平過去幾年來的創傷,
我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
明白人的心智有多麼不堪一擊。
圖表勝過千言萬語:
在不確定的年代,人們會緊抓著槍支和宗教。
槍枝,就是暴力,就是嚴詢峻法和為非作歹。
宗教,沒有崇高的教義,純粹是類似毒品和安慰劑,失意的人們麻醉自己很快樂,聚在一起而已。
聚在一起,那神棍還是媒體人,可以給群眾榮耀、歸屬感、信心。
可是離開團體,就什麼都沒有,生活最後只能依賴著邪教團體。
這還需要拜媒體加油添醋所賜,
這十年來媒體"反智"的情況特別嚴重。
人在恐慌的時候,是沒有腦袋的。
末日信徒,高學歷份子也有不少。
自欺欺人還好,至少他還知道自己有創傷的,還知道自己在假笑。
有的人,連自己受傷都不會痛了,只會笑,但笑容只是種習慣動作而已。
完全折服於毫無來由的歸屬感,信仰,樂觀......
從某直銷、清末天朝子民,希特勒,或者是皇民化政策,共產主義的信仰,
代表失控的正向思考,完全不容小覷。
可是,這種問題誰會知道?
第四個問題,其社會危害絕對遠比隨機殺人犯還要恐怖多了。
因為第三個問題的人,撐不下去,還會誠實的趕快崩潰,宣洩憤恨。
所以隨機殺人犯的問題,和自欺欺人相比,根本不足掛齒。
第四個問題,甚至是出自於善意和成全,進而壓抑自己,而不單純為了自己的欲望。
所以會像壓力鍋一樣,悶了很久才會爆發,
而自我壓抑的"一群"原本很善良的人,
最後自己走偏了路,還不清楚,還有一套聽起來良善的信仰和說詞。
舉個例子:有人逼迫勞工加班、逼著孩子念不喜歡的科系、半逼迫把居民遷走。
被逼的人,還要笑著對別人和自己說:
我很快樂,很喜歡現在做的事情,很守本分,也很遵從打從心裡喜歡你們。
這就是個起頭了。
但心裡始終有塊殘缺,
所以日後對偏激的政治行動、給人歸屬感和麻醉樂觀的宗教,完全沒有抵抗力可言。
(特別容易被洗腦、被給予一點甜頭就轉向、沒有骨氣)
難過,沒關係,哭泣就好。
最可悲的就是,難過了,事與願違,
為了成全,居然連自己的心和感覺都騙得下去。
敢得出這種事的人,絕對是狗奴才外加喪心病狂!
我不相信這種人,不會比隨機殺人犯還殘忍。
所以這群人一開始甚至是出自好意的,
但長久以來自己的心都能泯滅了,
到最後會演變成納粹、皇軍、神學士之徒的。
不然你們以為,歷史課本只是一段無聊的文字敘述嗎?
所為惡,就是從泯滅人性和所有的不自然,發芽茁壯。
youcoku wrote : 這句話讓尖酸刻薄和缺乏同理心的人來說,見怪不怪。
不過,如果開始想著加害人的社會背景,又容易落入同情加害人的狀況。
加害人的狀況值得且一定要社會花時間去同理、預防,
很不希望全面站在撻伐和嚴刑峻法的立場。
但是,泯滅人性價值的人,有時候,死亡不僅對社會,甚至對犯人而言都是好事。
我更不希望,以菁英思考和崇高理想,套用在不成熟、不盡理想的社會環境下。
這太一廂情願了,太單純的認為:
靠一點施捨式的慈愛,主動關懷,缺乏關愛的人就真的能得到社會認同。
好比,斷手斷腳的人,
我們可以幫忙製作義肢、建立友善的無障礙環境。
但我們絕對不可能灌輸正向樂觀的幻想,
讓斷手斷腳的人,相信自己的手和腳都還在,不去正視自己已經受過傷、不建全的事實。
心理傷害,乍看之下沒有斷手斷腳,腦神經更是看不見,
所以我們可以相信:
受過心理創傷,一定可以走出來,腦神經就算斷了,也可以重新組合連結......
這想法太單純了。
其實斷手斷腳還有不少機會得到救贖,
心理傷害和斷手斷腳程度相同的,都還有救。
對於喪心病狂,就是已經沒有人性的,
用身體殘缺來比喻,剛好也是沒有心臟和肺臟這麼嚴重。
活得下去嗎?
或許只能裝個人工心臟,加個葉克膜才能勉強活下去吧?
有時候,心理和人格的不完全,是種烙印,這個缺失是帶著走,揮之不去。
我現在講不出廢死和支持死刑的道理,倒有兩段話先暫時總結一下。
心理已經有永久性的傷害,
內心已經缺乏同情和同理心,感知麻木、缺乏情感的人,
幾乎不可能理解受傷的痛、對人性價值的相信、愛和被愛的能力。
這裡是講給已經是喪心的人,
但還沒崩潰、還沒做出無可挽回的事的人,很多,而這代表我們還有一點希望。
(我曾經處在缺乏關愛、充滿屈辱,以致於對人和社會完全無法信任的狀態,走過一遭。)
也是講給人本和慈善者,
強加和一廂情願的關愛,對方真的感受得到嗎?
這種關愛是自然而然的,還是出自於同情和憐憫,反而更讓人有羞辱感?
甚至,因此被更多人貼上標籤。
(這,也是我親身的例子,從受人本關愛者的立場,講幾句話。)
運氣夠好、心理強壯、有幸在關愛和人性富足的環境下活著的人,
或許受過挫敗、有陰暗面,
但也不可能知道,
什麼是麻木、什麼是冷血、什麼是最低潮和被羞辱感是常態,心情好是奢求的生活。
這是講給日子過得不錯,
包括物質生活可能貧窮,但心智堅毅、正義的人。
包括曾經低潮過,現在走過來,但反過來尖酸斥責"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日子難過"的人。
因為你們夠幸運,尤其在不如意的環境還能樂活,
能獲得尊嚴和愛的人,某方面來說,也是很富足的了。
(幼年一小段時間得我,和現在重生過後的我,知道愛和尊嚴、自信的難能可貴,
但也清楚:心理富足的人,太容易把自己僥倖的狀況,套用在不快樂的人的身上。)
...(恕刪)
最近看了一套漫畫
自殺島
推薦給許多對生命這項議題感到疑惑的人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