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表示,由於鳥類和昆蟲往往被視為輻射長期對該地區影響的指標,因此不得不研究、重視。福島核災的兩個月後,科學家從各地捕捉了144隻蝴蝶,其中發現福島地區的蝴蝶如果在輻射越強的地方,其翅膀會越小,腿部彎曲,而且眼睛有不規則發展的情形。由於一般來說昆蟲對輻射的抵抗能力較強,所以研究團隊對此結果感到相當驚訝。美國北卡州的生物學家提姆摩蘇澳對此研究結果表示,此研究結果對福島地區人類和生物的居住可行度有著顯著的影響,福島離適宜人類居住還有很多距離和問題要克服。
![[國際][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台灣醒報 ][2012年8月14日 下午6:59]](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8/mobile01-4716dce1db6ca99599964b1b3e179883.jpg)
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圖/LiveScience.com)
--以下是2012/8/16 7:43 PM 補充
這是昨天我在網路查詢的資料 目前核能以鈾238使用居多也有部分國家使用鈽作為原料輻射線比鈾
238還要強還要久
![[國際][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台灣醒報 ][2012年8月14日 下午6:59]](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8/mobile01-fabf1adbddeccbd30336da0133a3449b.jpg)
![[國際][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台灣醒報 ][2012年8月14日 下午6:59]](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8/mobile01-1c8b44387801a92195785727212ce108.jpg)
網路新聞另一篇:
http://www.nownews.com/2012/08/15/91-2845052.ht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爆發福島核災危機後,除了當地民眾對輻射污染的恐懼始終揮之不去,還有科學家發現,福島縣內的蝴蝶嚴重基因突變,腿、觸鬚及翅膀形狀皆扭曲,讓不少民眾擔心,以後生出來的孩子是否出現遺傳異常。
日本研究人員習慣以蝴蝶作為環境指標,因蝴蝶對環境變化敏感度極高。琉球大學研究人員在日本含福島在內的10個地區,收集了144隻成年酢漿灰蝶。福島爆發核危機時,這些蝴蝶應仍處在過冬的幼蟲階段。
經過比對不同地區蝴蝶出現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發現,在大量放射性物質的地區,蝴蝶的翅膀明顯變小,且眼睛發育不規則;核災後半年,研究人員再到福島等7處收集酢漿灰蝶,發現第一代福島蝴蝶基因突變率是28%,第2代則直飆52%,顯然核災已對大自然造成嚴重傷害。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基因突變率更高的蝴蝶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且上一代蝴蝶又將已發生突變的基因遺傳給後代。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學家蒂姆‧穆蘇(Tim Mousseau)則說:「日本的研究非常重要,這些基因突變和異常現象只能用暴露在放射污染環境下解釋。」
![[國際][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台灣醒報 ][2012年8月14日 下午6:59]](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8/mobile01-44c3f963d8468c82b1bbf3a9caab210c.jpg)
輻射基因突變蝴蝶 已在福島發現(圖//www.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