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鐵在搭乘的時間比較短,而且速度比較快
但事實上你有算過嗎?
高鐵的站區大部分位於郊區
也就是說大概需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搭接駁車和等車
到了目的地以後還要搭一次接駁車,這樣就快兩個小時了
更別說遇到塞車接駁車還會更久
到了高鐵站以後還要等車,上車還要等他開
算一算真正到目的地恐怕也要五個小時
高鐵再快再準點也沒用,完全被接駁運俱吃掉時間
只有你"搭高鐵"的時間兩小時,因為不斷轉乘運俱,以及接駁車大部分都在自己熟悉的同個縣市你會覺得很快
你會覺得只有兩小時,但完全忽略的接駁的時間
反觀我都搭客運
客運班次密集,班次多,業者也很多
從台北到高雄,中山高約330公里來算,時速100公里只要3個半小時就能到達
而且中山高從台中開始,速限更是提高到110公里,所以理論上能更快
實際上看客運公司,有些比較保守的司機或遇到路況差,4個小時
重點是票價,只有高鐵的1/3,優惠時段甚至1/4 1/5都有可能
而且客運坐位大又寬敞,還有電視看
高鐵哪來的電視給你看?
我認為高鐵應該是有錯覺
就跟這張圖

你一定會認為左邊的圓圈比較小,就是類似的道理
高鐵由於北高運行的時間短
客運北高運行時間長
但是乘客很容易忽略掉接駁的時間
這是大家仍然繼續搭高鐵的原因嗎?
還是說搭高鐵本身也是一種印象與象徵?
例如說出差去簽約
如果你是搭高鐵的,對方會認為你對這次的簽約比較注重
甚至搭一般艙都要謊稱搭商務艙
就跟開車一樣
去簽約的時後,有錢最好開雙B,沒錢也最好開Toyota
而不要開Mazda甚至Subaru,因為那些在成熟人士眼中,幾乎是不成熟的少年才愛開的車
高鐵是有這種地位象徵嗎?
不然我左想右想,都想不出高鐵哪裡好了?
比時間嗎?大家都忽略接駁車的時間 等車的時間 甚至接駁車塞車的時間
以及高鐵偶爾會誤點,雖然並不常這樣
還是比社會地位?就像是搭高鐵的人去簽約比客運更顯得你對合約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