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很夯的就是奧運奪牌數量太少
但是回頭看看台灣歷年來的獎牌
除了拿大陸退役老將兵乓球外,台灣到底都在搞哪些奧運?
2000 雪梨 黎鋒英 銀 舉動 女子53公斤級.總合212.5公斤獲銀
2000 雪梨 陳靜 銅 桌球 女單獲銅
2000 雪梨 郭羿含 銅 舉重 女子75公斤級.總合245公斤獲銅
2000 雪梨 黃志雄 銅 跆拳道 男子第一量級獲銅
2000 雪梨 紀淑如 銅 跆拳道 女子第一量級獲銅
2004 雅典 陳詩欣 金 跆拳道 女子49公斤級獲金(我國跆拳道史上第一面正式項目金牌)
2004 雅典 朱木炎 金 跆拳道 男子58公斤級獲金
2004 雅典 黃志雄 銀 跆拳道 男子68公斤級獲銀
2004 雅典 劉明煌.王正邦.陳詩園 銀 射箭 男子射箭團體賽獲銀
2004 雅典 袁叔琪.吳蕙如.陳麗如 銅 射箭 女子射箭團體賽以242分獲銅(我國射箭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
2008 北京 陳葦綾 舉重 48公斤級 獲銅 盧映錡 63公斤級
獲同 朱木炎 朱木炎 跆拳銅牌 宋玉麒 跆拳銅牌
投機取巧本來有一點模糊地帶.但幾乎都在搞斤斤計較的比賽的時候.這國家還有臉跟你說我們有實力
看到某一"公斤"對手比較強.就快點減重或增肥.閃閃躲躲挑對手.
金牌拿1200萬.全世界第四高.到底這些獎賠給了我們什麼意義.
是不是教導大家只要偷機就可以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