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台北市30年前蓋的RC電梯大廈壽命能夠有幾年?

以前覺得買房子就應該要買新房子
但是看到現在台北市的新房子根本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所以就只能看中古屋

看來看去好像只有屋齡30年左右的大廈,價格比較有親和力
但是有個疑問就是
在台北市中心就算買屋齡30年的大廈,每坪的單價起碼也都在25-30萬
買個30多坪的也要將近千萬
再厲害的上班族夫妻,就算兩個人一起繳貸款起碼也是要繳20-30年
問題是,這棟樓還能夠再撐這麼久嗎??

請問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
這種屋齡約30年,RC結構,約10-15層樓,單層面積約200坪的住商混合用的電梯大廈,大概有多少年的壽命?
2007-02-27 14:14 發佈
唯一要擔心的是建築法規30年前與現今不同

像是30年前最安全的車,至今看起來一點都不安全

我就是對於看到很多單親小孩的遭遇,很不削那些父母親的人
我印象中, 房屋大概壽命在50年左右,
不過當初建的好不好以及之後的維護也會影響房屋壽命,
去年我也在台北買一間20年中古屋, 是有些許地方有壁癌,
我內部水泥重新整修, 內外做防水現在看起來沒事, 之後就不知道了,
我想中古屋最討厭的就是壁癌吧,
安全性這很難說, 當初921台北倒的還是新房子, 我家附近很多老房子看起來卻都沒事,
不過買中古屋除了便宜還有個好處, 沒有公設比, 我買40坪, 實際坪數也差不多40坪,
因為那時陽台可以打出去,
在台北一個人住實際坪數40坪真是一種幸福阿,
如果買新房子, 要能住這麼大, 大概要買50幾坪, 差不多地段價位在1500萬左右,
不是我這上班族可以買的起的, 所以我買的還算滿意就是.
現在的混凝構造建築使用壽命都有六~七十年。但問題不是在這裡,而是隨著時空變化,老舊 的房子跟不上社會的腳步。例如:以前的公寓沒有有警衛,沒人能代收掛號信、快遞。而現在宅配很流行,住公寓的就有麻煩。
以前的房子沒網路線,現在要拉就會像蜘蛛網一樣麻煩。以前家電較少,房子的插座少,現在要使用很不方便,都要加許多延長線,萬一使用不當,還會發生電線走火。以前也沒考慮陽台通風的問題,所以瓦斯中毒時有所聞。
社會進步,房子也要跟著進步,都市中的三合院,只能當古蹟欣賞,居住的品質不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能撐幾年,要看當初蓋房子時候的建築品質,如果不幸買到海砂屋,不要說30年,連20年都撐不到..

運氣好,買到夠堅固的,雖然是30幾年的房子,在重新裝潢的時候,都可以讓那些土木工人做到哀哀叫,可能要敲掉一面牆,就要敲一天..
30 年前蓋好的大樓喔!
基本上抗震係數應該是沒有新蓋的大樓高,
但是經過了台灣這幾年來的幾次大地震,
如果結構上沒有嚴重的損壞的話,
安全上的顧慮是應該不高啦!

不過,以前的房子要看建商的良心啦!
或多或少都可能有參雜了些許海砂的問題,
但是只要對結構沒有影響,
應該無礙。

30年的房子還可以撐很久啦!
但是漏水、外牆剝落、壁癌的小問題總是難免,
裝修上可能要費點心了,
其他應該都還OK的。
~鈴馬躍七海,白劍掃天下~
剛剛忘記說了,就我之前買房子的經驗,現在所有台北(縣市)的新房子,公設比都非常高,有的甚至到達40%,而中古屋(20年以上的),通常都公設比都是0。

所以,如果你很在乎房子的使用空間,強烈建議你買中古屋,而且,如果地段夠好,有建商看中意的話,撐各10幾20年,就可能會有改建的機會。

而樓上某位大大說的,舊公寓沒有警衛,但相對的,也不會有管理費的問題,新房子雖然好,但是,有些房子的管理費,也是高到嚇人,我就曾經聽說過有30坪的房子(位於民生社區),一個月要繳5000的管理費的。

而管線問題,基本上,只要是買中古屋,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所有的管線(電線+水管),全部更新,因為所有的管線,基本上20年就該更新了。

推樓上講的管線問題。

只要買老房子,除了結構體安全之外,電線與水管這些地方也是
一定要、絕對要好好檢查的。

我老家前陣子還出現沒開的燈會一亮一滅亂閃,開微波爐就全家
跳電等危險狀況,請水電工查線之後才知道電線的皮都爛了,很
多線都短路在一起。

至於水管,就更不用說了,二三十年間不知修了多少次。不過這
部份(比如漏水)常常會有責任歸屬不清的情形,不知道是哪一樓
或者那一管出問題就是了。
突然覺得台北人好辛苦…20~30萬在台中可以買豪宅了…
不過,樓主的問題應該不是問題,一般只要結構沒問題的話,再住個2、30年是可以的
只是剛入住時要找個水電工把內部的管線全都抽換及檢查一下…
arf01 wrote:
而中古屋(20年以上的),通常都公設比都是0。

哪裡有這種房子阿
樓梯也是公設阿
露台也是公設阿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