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買房子就應該要買新房子
但是看到現在台北市的新房子根本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所以就只能看中古屋
看來看去好像只有屋齡30年左右的大廈,價格比較有親和力
但是有個疑問就是
在台北市中心就算買屋齡30年的大廈,每坪的單價起碼也都在25-30萬
買個30多坪的也要將近千萬
再厲害的上班族夫妻,就算兩個人一起繳貸款起碼也是要繳20-30年
問題是,這棟樓還能夠再撐這麼久嗎??
請問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
這種屋齡約30年,RC結構,約10-15層樓,單層面積約200坪的住商混合用的電梯大廈,大概有多少年的壽命?
不過當初建的好不好以及之後的維護也會影響房屋壽命,
去年我也在台北買一間20年中古屋, 是有些許地方有壁癌,
我內部水泥重新整修, 內外做防水現在看起來沒事, 之後就不知道了,
我想中古屋最討厭的就是壁癌吧,
安全性這很難說, 當初921台北倒的還是新房子, 我家附近很多老房子看起來卻都沒事,
不過買中古屋除了便宜還有個好處, 沒有公設比, 我買40坪, 實際坪數也差不多40坪,
因為那時陽台可以打出去,
在台北一個人住實際坪數40坪真是一種幸福阿,
如果買新房子, 要能住這麼大, 大概要買50幾坪, 差不多地段價位在1500萬左右,
不是我這上班族可以買的起的, 所以我買的還算滿意就是.
以前的房子沒網路線,現在要拉就會像蜘蛛網一樣麻煩。以前家電較少,房子的插座少,現在要使用很不方便,都要加許多延長線,萬一使用不當,還會發生電線走火。以前也沒考慮陽台通風的問題,所以瓦斯中毒時有所聞。
社會進步,房子也要跟著進步,都市中的三合院,只能當古蹟欣賞,居住的品質不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所以,如果你很在乎房子的使用空間,強烈建議你買中古屋,而且,如果地段夠好,有建商看中意的話,撐各10幾20年,就可能會有改建的機會。
而樓上某位大大說的,舊公寓沒有警衛,但相對的,也不會有管理費的問題,新房子雖然好,但是,有些房子的管理費,也是高到嚇人,我就曾經聽說過有30坪的房子(位於民生社區),一個月要繳5000的管理費的。
而管線問題,基本上,只要是買中古屋,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所有的管線(電線+水管),全部更新,因為所有的管線,基本上20年就該更新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