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談到政治
上來台北工作5年,對於基本薪資15840元從單身想到現在結婚還有個小娃兒,
也從原本的剛好變成"這點錢怎麼活的下去"的轉變。
站在勞方,調高當然是最好了,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資方給的底薪不多,
例如40k的薪水,底薪只有18k,其它以別的名義代替,如伙食費...
這樣做,資方提的保費少,年終少。
站在資方,10人公司,假定都是給最低薪資,調高後每月必須多支出61600,一年支出739200,
還不包括獎金.... 要調,想的美~
最後跟大家比較有關係的,
假如家中需要請看護照顧家人,那麼各位也是資方,負擔之重.... 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了。
寫到這裡,心中是五味雜陳啊~
全球景氣熱的不得了,有的熱的還需要降溫,但台灣去年12月國內景氣燈號亮出藍燈,幾乎跟SARA時期一樣,這真的是一大警訊。就政府的數字來看,是外銷熱,內需冷,從車市跟百貨業週年慶的業績來看就非常的明顯,真的是慘到不行。
還記得,前年跑韓國出差時,當時一元台幣換三十元韓元,前一個月再出差時,頓時覺得怎麼覺得他們的東西變貴了,
原來不是他們的東西變貴了,而是我們的錢變小了,因為,當時的匯率是 一元台幣換二十六元韓元,台灣到底是怎麼了?!
另外,我也搞不太懂,為什麼台灣的外勞工資,竟然比香港、新加者還高上不少,不知道是不是結構面上的不同,不然這樣真的很不合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