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口的標準集裝箱呈現負成長43.6百分比,由以往世界排名第二名下滑到第六名,自2004年至2006年又再度下滑到第十六名!遠遠落在新加坡(世界第一,24.8佰萬),香港(二,23.2),上海(三,21.7),深圳(四,18.5)之後。比馬來西亞的巴生港(十四,6.3)還略遜一籌。進出口下落43.6佰分比對人們的消費和生產指數是最佳的指標,台灣的經濟可以從高雄港口的標準集裝箱的成長可見一班,怵目驚心!
附加Word文件檔: 200702/mobile01-8d46d4de999d91cd6c22914a22addd44.doc
如果這個排名的高低真的是進步國家的象徵的話,為什麼排名在前面的不是美國、日本、英國的港口,而是這些位於開發中國家的港口?講白話一點,如果港口吞吐量不是進步國家的象徵,那吞吐量下降跟鐵工廠的數目下降一樣,不見得是壞消息,甚至可能是好消息。
吞吐量是以貨櫃為計算單位,一個港口的貨櫃數量降低並不代表貨櫃內含物的貨品價值降低,二十年前,高雄港非常繁忙,那時候貨櫃裡面裝的一大部分是成衣與鞋子,裝了好幾大櫃也賣不了什麼錢,十幾年前,高雄港的貨櫃裝滿了組裝完成的電腦與螢幕,今天,高雄港的貨櫃裝的是製造筆記型電腦的關鍵零組件與液晶螢幕面版,比起十幾年前,貨品體積減少,貨櫃量當然減少,但是貨品內含物的價值卻大幅增加。回到第一個問題,如果貨櫃吞吐量的減少來自於產業升級,那麼貨櫃吞吐量減少其實跟鐵工廠減少一樣,是好消息,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吞吐量排名前幾名的大港都位於不怎麼進步的開發中國家。
樓主提到:
台灣的經濟可以從高雄港口的標準集裝箱的成長可見一班,怵目驚心!
那麼您還是趕快去拼經濟吧, 台灣的成長需要你我的努力~

敗家的快感:無價~~
mossel wrote:
就只會正名
哪有十麼用
錢要從哪裡來
還不是小老百姓的納稅錢
唉
等到下滑到最後一名
台灣也完蛋了
我看下個菲律賓
不遠了
當您發現寄回台灣的郵件因為英文地址寫了R.O.C.而被送到中國繞一大圈再回來
大概就不會講這種話了
沒有身受其害的人是不會了解的

敗家的快感:無價~~
alannlin wrote:
當您發現寄回台灣的郵件因為英文地址寫了R.O.C.而被送到中國繞一大圈再回來
大概就不會講這種話了
沒有身受其害的人是不會了解的...(恕刪)
數年前我交國外筆友時我留的英文地址從不寫ROC,而是寫TAIWAN...一樣順利送到我家啊(也沒有轉到中國去啊)
所以這跟當前的郵局改不名字應該沒有很大的關係吧?
還是我誤解你的意思了?(若有誤解先給您致歉喔)
另外我還是認為台灣當前最急迫需要的是改善經濟提升競爭力和整肅社會亂像,其餘的都是次之的(不是不重要,而是沒那麼急迫)
再來我也同意光是看高雄港貨櫃裝箱量來論台灣經濟應該不是很客觀
不過目前社會景象觀察起來...的確未來不是很樂觀=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