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在都市的小孩子,真的蠻可憐的,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可以讓他們
盡情活動的空間真的很少,普遍來看,大多數都市孩童的運動量都嚴重的不足
而在上課以外的時間,休閒活動大多又是靜態的為主( 電視、電玩、電腦...)
回想自己小時候,住在汐止時(那時候的汐止算鄉下),課餘的活動,都是和鄰居
的小孩子們,玩官兵捉強盜、跳房子、捉迷藏、到山上捉蟬、到溪邊玩水、在田
裏控蕃薯,那樣子的生活,快意而自在,體能上的活動量更是十分的足夠。但是
等到小學四年級搬到台北之後,那樣的快樂生活都沒了,慢慢的變成了都市叢林
中所豢養的飼料雞。
時光飛逝,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自己也身為人父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們
變成都市叢林中的四眼飼料雞,我和老婆,每週的假日,都會帶孩子們到戶外去
接觸大自然,也會找合適的步道來健走,培養孩子的體力與耐力。雖然我的子女
分別才四歲多和二歲多,不過,現在一些較為基礎的步道(如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他們已可以自己獨力走完全程,不需要坐幼兒推車,也不需要大人的扶持。而上
週末更試著來挑戰難度更高的冷擎步道(冷水坑-擎天崗的步道)四歲多的女兒已
經可以自己獨立走完全程,而二歲多的兒子,部份的上下坡路段,還是需要我們
從旁協助,但表現已經超乎我們預期的好。
同事有時問我,平常一~五上班也蠻累的,假日為何你不想待在家裏休息,為何
每週末都要帶孩子四處去趴趴走 ? 我說:除了我自己也愛運動,愛到戶外玩外
其實,身教重於言教。我認為,若是父母能在小孩子小的時候就身體力行的帶
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培養基礎體力,小孩子的身體自然就會健康。
而有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小孩子,不愛運動,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電動
但是,卻沒自省,其實沒有給小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父母自己都不喜歡運動
不喜歡到戶外去接觸大自然,又怎麼有辦法希望、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呢?
我無法確定,我的孩子是否在未來長大後,依然能夠像現在一樣,喜歡去戶外
喜歡健走、運動。但是,身為父親的我,所能盡到的責任與義務,就是在現在
他們年紀還小的時候,以身作則,親力親為的帶著他們、陪伴著他們,多多到
戶外去接觸大自然,去活動,希望能夠在他們心中培育起熱愛自然,熱愛運動
的種子,也希望這個種子,能夠隨他們的年紀,一起成長、茁壯,希望能夠對
他們未來長遠的人生中,產生長久而正面的影響。而這是對於讓孩子住在都市
中的我而言,我所盡力能做、能付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