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直以來,我不是很贊成中時的論述立場,不過今日這一篇社論:「社論-手機民族大義放兩邊 競爭力擺中間」 ,等同於再次印證了我的觀察所得
-----------------------------------------------------
從5月3日前夕至今日,幾天的時間在01看到的是「非理性的瘋狂」...只為了說hTC有多麼好,三星S3有多麼差,祇要講三星的好,通通被扣上帽子,無法基於有依據的條件下,進行理性的討論。
討論區只剩下的是民粹式的吹捧支持hTC就是支持台灣的論調,這是可悲的。
從昨日的ettoday新聞,今日的yahoo新聞都提到此次起因於國外專業評測網站,評測S3及hTC One X的各方面表現,而三星版熱心的網友轉貼並提供原始連結,卻引來支持hTC網友的諸多質疑與謾罵,字裡行間少有真正根據事實或仔細去原始國外網頁好好爬文(我猜,英文或許是障礙吧?)之後的理性討論。如果有仔細看過國內這幾篇新聞內容的,都會發現到主流媒體對此事的看法,是維持轉述網友說法的方式報導,並不想捲入這場明顯「非理性的瘋狂」之中。
至於01蔣大的苦口婆心,其用心之良苦,也未能讓這集體儀式性「非理性的瘋狂」有所消褪,三星公司的欲提告則更侷限在於極少部分網友的穿鑿附會、脫序地謾罵上。說實話,這些都不是我在意的點,你們要怎樣不爽三星、討厭三星、發動拒買三星都無所謂,但請基於堅定的事實基礎吧。因為討論區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吵吵鬧鬧的,才顯得言論自由的可貴。
但更嚴重的是,擁護hTC的朋友們,這些炙熱的言論反而讓包括我在內屆滿換約換手機的朋友們,加深了對hTC手機的厭惡感。或許這樣的適得其反,是這些人被操弄之後的必然結果。而橫亙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具備堅實不畏懼挑戰的實力,才是立足全球市場的不變法則。我一直以來篤信的,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產品真的是市場最優秀的,那就不用畏懼各式各樣的挑戰或流言,因為市場會將甜美的果實留給你。
這次「非理性的瘋狂」,卻恰恰註解了台灣競爭力之所以倒退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法或無能力平心靜氣去細究事情真相的本質面,從而學習對手的優點,卻淪落到欺善怕惡的可憎情境...當然啦,面對現實總是很殘酷的。先否定,是人類的反射動作。
而註解了台灣競爭力之所以倒退,是無知、恐懼、沒有方向感、誤以為中國、韓國做了過去台灣擅長的產業群,就是擊敗了台灣。事實的真相,是這些產業群已經不適合在台灣發展,要不是外移就是解散。而真正能領導台灣未來優勢的產業,卻無人在意或關心...所以一堆人競相考公務員。這意味著,台灣競爭力空洞化嗎?非也。台灣的優勢,是要站在既有的基礎上,看見台灣的角色不再是過去的組裝、代工技術密集產業。
---------------------------
這裡我只簡單的點出此事的關鍵謬誤所在:
評測是國外網站做的,而且網站早就說明過One X的拍照日期是早於S3的拍照日期
-> 網友們既沒去國外網站好好爬一下文,又怪國外網站說明文字太小,這樣還能斥責人家是故意捏造不實照片嗎?
---------------------------
如果一些無知的人要刻意抹黑我的話,無所謂
因為那正說明了你的淺薄無知,也證實了台灣競爭力大倒退,是因為喪失了自省能力
我自己的韓國手機至今也只有i9000一支,可能比那些hTC之友還要少呢
---------------------------
(0517)
- 經過一個晚上,這一帖果然吸引了不少看到關鍵字就開砲的網友持續這場「非理性的瘋狂」
-> 這是意料之內的事
- 而本帖原本發在三星版,今日已經被管理員移至本區。
-> 因此,特別將本帖的相關連結做好,方便有興趣網友自行深入了解,免得版上其他一些刻意炒作網友用標題轉移焦點。
- 本帖既不想自命清高(假中立)、也不想呼籲各方冷靜(假和諧)、更沒興趣鼓吹勸敗任一款手機(因為連我自己都不確定是否要在約滿後入手這幾隻熱門旗艦手機,畢竟個人需求還是最重要的)
過去,我就像常逛01的許多網友,見到不理性的謾罵,第一個選擇就是視而不見
大多數人並不會如我帖一般:長篇大論、講道理之類的方式,來回應
畢竟大家都只是基於個人需求,上網查查資料而已
犯不著跟著弄這些事情,不是嗎?
這次發生在三星版上的事情,居然還上演續集至hTC版繼續延燒
觸動了我長期以來觀察的一些感想,才寫了這一帖
說實話,我是特意引用此次火熱的戰火現況,做為台灣競爭力倒退的一個註解。
===========================================
(0518)新增:抉擇S3或Note,以及遭遇到「非理性的瘋狂」有所感
- 自從S3在0503正式發表後,我延續彙整出S3與i9000和xda的沿革:
(0504)發掘更多S3新規格與設計的優勢,也提供給與我一樣很難抉擇S3或Note的網友們參考
- 但此帖很難避免地遭遇到偽裝支持hTC的極少數網友,惡意洗版之後,引發了我寫了:
(0516)非理性的瘋狂,註解台灣競爭力倒退。巧用這一波瘋狂,來「註解」一下台灣競爭力倒退的深層意涵。
-> 此帖原本是發在三星版,並沒有要提高至大多數網友會去的閒聊版上,內容當然多少會有一點不切合該分區。
但無礙於「註解」的本意,我無意也無能力提供台灣競爭力的解答,
所以選擇了刻意留白,希冀觀者更深層的自省與體悟。我始終相信的是,台灣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依然能屹立在此,所仰賴的是包容與體諒。
===========================================
(0523)新增:從ryu0215大大提供的「去年虧損但董事平均酬金逾百萬公司評析」新聞談起
ryu0215 wrote:
去年虧損但董事平均酬金逾百萬公司評析
相同的招式在台灣使用,
很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以國籍別區分敵我,講起來爽快(民族主義?)
在今日全球商業環境,卻是太粗糙的區隔方式
須知,台灣要有足夠競爭力,對手哪只是韓國而已?
連對於韓國之所以在一些領域大勝其他對手的深層能耐源由,都弄不清楚,只會怪罪對手怎麼出賤招,害你輸掉deal?
你知道嗎?S3 unpack 發表會的那個韓國總裁現在人在哪嗎?請自行至新聞裡看看吧...同樣的作事風格,LG在印度也是這樣做的。這是打造自有品牌的艱困旅程,不光是靠著所謂的生產一條龍成本比對手低之類的簡單答案,就代表韓國之所以能輕鬆勝出的原因吧?
與選擇代工為王的台灣產業是完全迥異不同的路,影響所及是策略角度與思路也大大不同。至於,利與弊大家各有權衡,就不在此多置喙。
至此,換個角度與高度來看,其實情緒激昂的排韓,與盲目的哈韓,其實是一樣的淺薄。
===========================================
(0601)新增:One S引發hTC粉絲反彈
這幾天hTC區最熱門的話題,竟然是hTC支持者對於One S的cpu降級(down grade from Qualcomm S4 1.5GHz to Qualcomm S3 MSM8260 1.7GHz)vs.高價位(17900)群起抗議!
-> 此番hTC官方對One S的規格調整卻仍維持相對高價位的作法,很難不惹惱過去一直死忠支持hTC的眾多粉絲,縱使有一些網友們試圖發帖引導至熄火,成效顯然不佳。
-> 不過對於hTC官方而言,已經做出解釋,事情算是有了他們認為的交代。網友們再怎麼吵,也已經被標示為:「本地消費者對於硬體規格的偏執」,其結果不言可喻。
-> 真正引發此波強烈反彈,其實是hTC在今年2月份MWC大會發佈One S規格,與最後在台發表的One S規格竟然與海外市場不一樣時,在第一時間既沒有坦白講出背後的因素(貨源不足)、又執意維持高價位之定價,直到等上市前的謠言(外資傳言)獲得了印證後,才被切香腸地一段段被逼出真相,這過程才是讓死忠支持者大為不滿的真正原因。
-> 而這樣的規格差異,是否只有台灣市場,還是有其他市場也「比照辦理」呢?目前,不得而知,有待hTC的粉絲自行調查。
-> 說實話,現在已經進入hTC如何危機處理的階段,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來源
- 台灣hTC支持者網友之一的立場,恰恰點出這種「愛之深、責之切」的強烈情緒
HTC給台灣的東西為何總是差一級的東西,連個升級也是...(hTC區 kaiser1130大大發佈)
- 從01版主客觀採訪角度,比hTC官方新聞稿更深入地講述出hTC之所以改One S的CPU之緣由,請細讀就會發現問題不只是出在hTC本身...這裡就不多說,請自己看吧
[採訪]HTC ONE S台灣區搭高通S3 MSM8260處理器實測...(hTC區 Hana Lin大大發佈)
其實檢視這場原本應該是風風光光發表新機,增加營收的One S發表,之所以演變成上述的危機處理,其原因並不是供應商出錯(我CPU能出的量就是這麼多)、也不是出在產品品質,而是出在決策上的輕忽。
以我的觀點,僅僅是再次印證了我早先選擇i9000時,曾經在網路上survey過同時期的各家旗艦機種後,得到的印象。
- 簡單的講,hTC終究是與台塑、長庚系出同門,這的確是很難更改的基因。
-> 就算是hTC最終安撫了這群情激昂的粉絲們,消弭了這場原本不應發生的(從論壇發動)公關危機,也改變不了經營者既定的策略思考模式與角度。
說實話,為了hTC或三星的種種對或不對的作法,大家在論壇上時而興奮異常、時而難過痛苦、時而悲憤不已、時而破口大罵,反而模糊了身為消費者、使用者的基本角色。
這次的「One S引發hTC粉絲反彈」,算是提醒大家一件簡單的事情:「自己賺的錢,要花在刀口,別當火山孝子、冤大頭」,不管是買哪一家的產品,都是一樣。
===========================================
(0809)新增:煽動反韓就等於愛台,終究抵不過現實考驗後的幻滅
本來在全球S3的出色銷售成績,讓之前來三星版搞「煽動反韓就等於愛台」洗版的嘴砲們,自行掌嘴、黯然退場之際,就不需要再去搭理...
誰知越來越多的真相,從不同角度湧現
許多主流財經媒體也出聲批判hTC的弊病與盲點,算是後來才跟上進度的報導,已經不值得再多贅言。
-> 奧運、三太子、廠商贊助之類...其實也是再次印證了早先的觀察而已
煽動反韓就等於愛台,只是一如往昔,是取巧的商業操作手段之一,
畢竟全球商業競爭,就是如此殘酷無情,而原本就膚淺的反韓就等於愛台二分法煽動式言論,終究抵不過現實考驗後的幻滅。
煽動反韓就等於愛台,只會激發怨嘆的共鳴,並無法凝聚轉化成支持台灣的力量與共識。
而隨著台灣整體經濟環境持續下挫,而坐擁重要資源的大老闆們竟說台灣人才與他們的需求不搭,是導致整體競爭力下滑的主因之一。
那麼,台灣競爭力倒退,似乎又推回到相對渺小的求職者身上,卻不見口口聲聲喊著「反韓就等於愛台」的嘴砲們,出來講點話...更凸顯他們此前的意圖之不單純。
善用手中寶貴資源,投資自己才是支持台灣的原動力
而不是去投資只會嘴砲愛台的產品或公司
提醒大家一件簡單的事情:「自己賺的錢,要花在刀口,別當火山孝子、冤大頭」,不管是買哪一家的產品,都是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