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教育結果是教育動機的產物--一個須要改變的世代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這是歷史課本給予我們對於清初粗淺簡短的認識,

而兩百年後的今日,我們仍舊為這種思想所荼毒

說福爾摩沙成了貪婪之島,誠不為過矣。




當資本主義滲透教育,

教育對於探索人生興趣、適性發展、實現信仰理念的本質,已然產生動搖,

到了台灣,這種長久以來功利主義掛帥的海上孤島,更是蕩然無存(或許根本不曾存在過)。

教育難能可貴之處,便在於自學習中尋求自我本性、認識世界、定位自我,

將自己放在對的位置,終至於協助國家社會甚至於人類文明之進步傳承。

這不是視人類之所以自詡為萬物之靈、之長?

而寶島子民卻將其中「社會階層的垂直流動」這種教育本意外促成的不期之穫,視為標竿、尊為教條。

社會上,能舉麵包師父吳寶春等技職體系成功案例,

並大聲宣揚「三百五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以此滔滔不絕之人,早已不勝枚舉,

然真有此寬闊胸襟的父母不知幾何?

多數莫不是希望子女成龍成鳳,上名校名系,從此仕途順遂、官運亨通賺大錢,

最好能如林書豪一般球技卓絕,再有哈佛光環加持,名利兼而有之。

但我們可曾思考?

思考是什麼樣的思維、環境塑造了他那使世人為之瘋狂的謙恭有禮和不居功的態度?

有錢方得「食求飽、居求安」本身並沒有錯,

慘在舊時黔首社會;乃至於今日民主國度,都將其過度放大,並加諸於教育之上,

唯利是圖是為最高指導原則;社會地位躍進成了終極目標

而今日,功名利祿已然淹沒教育的純粹和美麗島上的芸芸眾生,

有如此捨本逐末之情,則一國民心之富強,恐怕是遙不可期的。




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先生所謂「選秀式菁英教育」

「台灣目前實施的選秀式菁英教育,是錯誤的菁英教育!

讓菁英學生分散在各區就讀,整體學習品質才能提升

至於明星高中學生和家長堅持維持明星高中制度

只是想享受明星學校的「光環」和「人脈」。」

殊不知「孟母三遷」和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一來是欲以菁英單薄之力,去強化、拉抬全體素質

是以一己之寡,擊彼人之眾,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眾多國家仍保有地區明星中學,甚至於長春藤盟校便是最好的反證。

二則足見謝理事長,其競功逐利之情,竟不覺溢之於辭矣!

而加諸於菁英教育之罪,何患無辭?



當教育制度的變革,部分演變成為一方一意孤行,而另一方死命抵抗

作為一個主事者,確有其必要緩下腳步做通盤之考量。

而蔣偉寧部長卻能信誓旦旦表示

「連歷史上最極端的人都會給我60分及格」

「只會成功,不會失敗」「不會成為歷史罪人」

論成敗,尚得交由後世史家蓋棺論定,

部長如此高就之經歷,卻硬是替自己在史書上八字一撇,

不免令人深憂孔夫子所謂「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畢竟教育此等國家根本大事,一旦走錯路,

其頹勢絕非一年半載可救得回來,

而耽誤了多少莘莘學子的青春和大好前途,

更不是摘去誰人的烏紗帽,或是文武百官下跪道歉便能交代的。

惟真正細心體察諸國列強(沒錯,我用如此封建的用語)的教育,

三思而後行,才不會禍遺子孫,

畢竟此時之所作所為,承擔的可是未來的我們。



---------------------

小弟才學疏淺,詞不達義,文章不盡理想之處,懇請海涵。

我想,

身為這個剛剛經歷過這個制度荼毒的學生,

比起那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大官們,

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有資格說話。

身邊有一大群不久前走出這一切的人,也有為數不少的人還在其中被重考磨難(包括我自己),

大聲疾呼,並不是反對十二年國教,

菁英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十二年國教也絕對是美意。

但是,綜觀列強所興之學,便可略窺菁英教育是不可割捨的一塊,

菁英教育和大眾教育,我只能用唇齒相依這個如此爛俗的字來表示,但唇亡齒寒,確實如此。

只望那些領人民血汗錢的官員們,能夠真的替這個國家的未來好好停下來想想,

這樣「中華民國」四字,才有未來可言。


雖然我悲觀的以為,他們連這篇文章都不曾聽聞
2012-04-21 23:46 發佈
我也是學生,佔個位子關注一下~
只有被海放的份 wrote: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我想

身為這個剛剛經歷過這個制度荼毒的學生

比起那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人

我們更有資格說話,身為建國百年畢業的63屆建中校友
身邊有一大群不久前走出這一切的人,也有為數不少的人還在被重考磨難(包括我自己)

大聲疾呼,並不是反對十二年國教

但是,綜觀列強所興之學,便可略窺菁英教育是不可割捨的一塊

..(恕刪)


哇 菁英耶!!!~
菁英之所以稱之為菁英
就是為別人所不能為
如果我們的菁英只在意是不是要有一間"明星高中"
那台灣的菁英
格局太小
菁英就算在社區高中
一樣是菁英
只有被海放的份 wrote: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恕刪)


咦..

第一段怎麼怪怪的..
只有被海放的份 wrote: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恕刪)


樓主您的作文56分!但您還少寫一篇公文阿!?不然還有20分會拿不到的!
菁英教育的確是要的

但建中大家都想讀

搞得教育早偏了路

因此 建中一律都抽籤

其他學校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優秀篩選學生

不曉得這樣可以嗎?


只有被海放的份 wrote: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恕刪)


如果你要身處分數最高的學校 我想這不能稱為精英

這叫書呆子

菁英是無所不能 無所不在的

菁英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

生命總有他的出路隨緣吧
fivacar wrote:
台灣錢淹腳目..不是...(恕刪)


台灣錢淹腳目在課本上出現過三次喔

1.台灣納入清朝,貿易萌芽之時

2.日治西化期間

3.民國70年經濟起飛之時

謝謝你們給我指教喔!(誠心)

只有被海放的份 wrote: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恕刪)


01出現這種這種沒內容+文白夾雜的資優生 文章

蔣大 不該負責任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