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著我的日本籍主管講電話時,脫口而出一句:「本当(Really)」,週遭的同事一下子「舉座皆驚」,詫異我出口這麼樣地不知分寸。
我犯了什麼錯?脫口而出的「本当」,如果是對自己熟稔的平輩,倒無所謂。若是對待自己的主管,就非得要在「本当」之後加上「です」才行。
有看倌說:「虧你還在日本待了這麼久,這點日語ABC都不知道?」這位看倌有所不知。正因為我在日本久了,週遭朋友一多,講話沒大沒小的場合也就多了。有時一下子切換不來,面對上司該「です」的沒「です」,尷尬的情形就會發生。
「です」還只是小菜一碟。到客戶處拜訪,「敬語」的規矩更多。比方說,對客戶做報告,站在台上,開口就說:「これから說明します(現在開始對您說明)」,加了「ます」,這夠尊敬了吧?不夠!客戶是神,對神說話的態度自然要不同一般人。正確的說法,必須是:「これからご說明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現在開始,請容我在此向您說明)」。知道了吧?站在此地,有權讓你或不讓你說話的,是客戶。你要說,得客戶容許你說才行。
以上舉了這些例子,讓我想起以前一個在日本工作的德國籍同事。此公早就通過日語一級檢定,但平日很少聽他說日本話。問他原因,他的說法是:「一開口說日語,就要顧及對方相對於自己的上下關係,敬語不說不行,但說錯了更糟糕。索性一律說英語。」
他說的有理。英語裡沒有這些麻煩規定,動詞也不會因為對象是上司、主管而發生變化。再加上他碧眼金髮,說英語人家也不覺突兀。
說日語,但敬語說不出來、說得不對,全都會惹麻煩。中文裡也有類似的狀況。舉一個可以讓人換位思考的實際例子:有一次,我在台灣認識到一個會說中文的日本女孩。她中文說得很流利,被公司派來面對台灣客戶。只是有一點:她在聽不清楚對方說話時,口頭禪就是「你說什麼東西?」禮貌一點的說法,應該是「對不起,剛剛沒聽清楚您的說話內容」。我聽到她的「你說什麼東西?」,心裡也為之一怔。這必然不是國語課堂上學到的表達方式,這句話的來源,很可能是她週遭台灣朋友的口語。儘管她是個外國人,但她的中文也反映了她平日交遊對象的水平。
我想,當我們自己說日語、沒說敬語時,日本人聽到了,恐怕也會做同樣的聯想,而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網開一面。
Laohou wrote:
今天對著我的日本籍主...(恕刪)
那是貴公司的文化
如果今天在日本三口組,你恐怕要寫一篇黑社會不能說敬語

對不起,請問我可以搶劫你嗎(^o^)/
對不起,請您不要動,讓我把您分屍)^o^(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