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老二即將出生...老婆是該離職在家當家庭主婦嗎??

我家老二即將於3月中出生,老婆一直很猶豫是該離職或請育嬰假(私人公司好像只有6個月、國營&公務員才有2年) 當家庭主婦嗎??

目前老大給岳母帶...(親情價一個月12000元)
第二個岳母無法在帶!! 只能找保母了

她的觀點:
1.不離職或請育嬰假要付兩份保母費,老大一個月12000+老二16000~18000元=30000左右…比她的薪資還高,隔年還要繳薪資所得稅
2.離職或請育嬰假看狀況…如果可以兩個都自己帶、不行的話老大一樣付錢給岳母帶
3.小朋友自己帶自己教最好,怕保母會偷懶整天哄小朋友睡覺、晚上接回家就不睡覺了!! 而且小朋友沒有逗會的話比較笨,又怕會學到不良的習慣(3歲定30呀!!)
4.離職或請育嬰假則少了一份薪水生活會比較辛苦,且在家沒接觸外面的話會與社會脫節


目前因上述原因搖擺不定中~~怎麼辦呀!!

對了
政府方面對於托嬰、育嬰是否有相關補助!! (我們是北市居民)
2012-01-31 13:31 發佈
這個問題我想過
其實自己帶比較划算
兩個加起來30000..就算你老婆薪水有35000好了
一樣自己帶划算.
因為就算你運氣非常好.
找到十分棒的扥嬰單位或人員.
但自己帶的附加價值一定遠超過那些.
沒有人會以照顧自己小孩的方式照顧你的小孩的.
william6910 wrote:
我家老二即將於3月中...(恕刪)


這幾年來由於降稅降很多,

如果你家庭年收入是100萬的話, 四口之家一年繳所得稅是一萬八 ...

還比不上一個月的保母費 ~~~
當然事先請育嬰假 再離職 當家庭主婦

拿育嬰津貼了沒?

如果沒有 兩個小孩都可以申請

總共拿一年的六成薪

然後再離職
當然自己帶阿 連老大都帶回自己帶 除非樓主薪水很高1人抵2人下班就1人帶1個小朋友
自己帶比較好

william6910 wrote:
我家老二即將於3月中...
不離職或請育嬰假要付兩份保母費,老大一個月12000+老二16000~18000元=30000左右(恕刪)
神阿!請保佑看帖亂回帖跟亂移文的人,手機掉馬桶,鑰匙也掉進去,最好人也掉進去,阿彌陀佛,阿門!

william6910 wrote:
1.不離職或請育嬰假要付兩份保母費,老大一個月12000+老二16000~18000元=30000左右…比她的薪資還高,隔年還要繳薪資所得稅


親情無價...
學齡前的教育決定個性, 影響未來一輩子...


----本帖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審慎評估----

william6910 wrote:
我家老二即將於3月中...(恕刪)


我家第二胎去年2月出生~老婆請完產假 4月正好遇到她們公司
被其他家合併~ 可以選擇跟新公司重簽勞動契約或依勞基法第
20條讓老東家資遣~ 我老婆選後者~ 領了一些資遣費後~也去
請領了半年的失業給付~ 專心做各全職媽媽~ 打算等小朋友到
二歲候再出來工作~

至於補助部份~這各連結給您參考~

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0~2歲)

重點摘錄如下~

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
壹.(0~2歲幼兒)育兒津貼補助條件:

(1)、育有2足歲以下幼兒。
(2)、兒童之父母或監護人至少一方因育兒需要,致未能就業者。
(3)、a經直轄縣市政府依社會救助法審核認定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
b兒童之父母(或監護人)經稅捐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總額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者(扣除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者)。
(4)、兒童未經政府公費安置收容。
(5)、未領取因照顧該名兒童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或保母托育費用補助。


前項第二款所定未能就業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未參加勞工就業保。
(二)經稅捐機關核定,最近一年薪資所得及執行業務所得(稿費除外),二項合計,未達本年度每月基本工資乘以十二個月之金額【18,780元*12=225,360元】。


貳.(0~2歲幼兒)育兒津貼補助金額:

1低收入戶【每人5,000元】。
2、中低收入【戶每人4,000元】。
3、綜合所得稅率20%以下【每人2,500元】。4、已領有政府其他相同性質之生活類補助或津貼者,不得重複領取本項補助,其額度低於本項補助者,應補足差額。 所稱【相同性質之生活類補助】由各直轄縣市政府認定之。(與育嬰津貼不能同時請領,只能擇一申請。)

5、本項補助金額以月為核算單位,補助至兒童滿2足歲當月為止。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自己帶+1

要不是我們需要雙薪來維持支出,也很想自己帶小孩

小孩子那麼可愛,當然是整天膩在一起最幸福了
理論上

若沒有經濟壓力
那當然是自己帶好

但問題是
若想到過幾年小孩長大後
開銷大
還是需要回歸職場工作

這時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
年齡及脫離職場後的就業能力
還有...是否會遇到大環境的不景氣

若到時無法順利的回到職場

那...真的沒關係嗎

若沒關係的話

應該就很清楚要如何選擇了
新手上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