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media.yam.com/m/832282台語的喔~~歡喜聖誕節~~~~~ 王金選作詞(全台語發音哦!)北風呼呼吹,誰人對遮過,聖誕老阿伯,禮物揹一大袋;也有運動鞋,也有尪仔冊,也有糖仔佮番麥,實在有夠濟~~~‧緊來提,緊來提,一人有一個;樓頂樓跤茨邊頭尾,逐家歡喜做伙,也唱歌,也泡茶,也有講笑詼;上重要的就愛感謝~~~聖誕老阿伯
根據上海《新民網》12月21日的報道,該文章的主題爲「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我們對聖誕節問題的看法」。本月18日,活動發起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王達山在網上首先發表出來。十位聯署的都是哲學或教育學博士生,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名校或科研單位。文章的主要内容批評大部分國人都麻木跟風地慶祝聖誕節,助長了一種西方文化的滲入,說「西洋文化在中國已由『微風細雨』演變成『狂風驟雨』...每值聖誕節來臨,商場、飯店、賓館穢騋_聖誕樹,網絡、報刊、電視、電台充斥著各種聖誕信息;數以萬計的聖誕賀卡和數以億計的聖誕短信滿天飛舞...」雖然發信者多次強調他們「主張宗教寬容、尊重信仰自由」,也「無意攻擊耶教和指責中國耶教徒過聖誕節」,可是他們卻表明不接受「幼兒園、中小學校,教師為孩子們集體過聖誕節、發耶誕樹、發耶誕禮物、做耶誕賀卡」,指是「無形中把一種外來文化與異質宗教人為種植在毫無文化鑒別與宗教選擇能力的孩子們的心靈之中」,也是「無意中為耶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泛濫推波助瀾」,「為中國的『耶教化』營造了文化氛圍,做了『傳教士』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信中又有此内容,有暗示反對耶教在中國的傳播:「耶教在中國的傳播,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問題和宗教問題,同時也是西洋國家『軟力量』在中國的滲透與擴張。」後面甚至說:「我們認為,有必要從國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深刻反思中國的『耶教』問題… 重視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積極引導國人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警惕和防範中國的進一步『耶教化』。」最後,發信人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中一個是要求有關部門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法律框架允部v的範圍內,「重新審視和合理規範目前在商場、飯店、賓館、網絡、報刊、電視、電台、學校等部門和行業日漸流行的『耶誕狂潮』」。另外,又提倡「挖掘佛教、道教等中國本土宗教的作用」,「積極推動儒教的重建與復興」。不想過聖誕~因為 ........... 我是 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