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就是1941年,12月7日早上,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發動攻擊,此次行動,日本出動6艘航空母艦,2艘戰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5艘潛艇,共300多架艦載機,分2波進行攻擊,早成美軍重大傷亡。
背景是在中國戰場消耗大量資源,卻毫無進展,於是開始尋求更多資源以進行長期戰爭,另一方面也為了切斷外界對中國的援助,進軍中南半島,次舉已威脅到該區域週邊各殖民國的利益,於是1941年7月24日,美國羅斯福總統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的軍隊,接著在26日下令禁止對日本出口多項戰略資源(最主要為石油),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不久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也跟進。
日本試圖以外交談判解決卻無結果,大本營遂決定考慮與英美荷開戰的可能性,奪取在印尼的石油,然而海軍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卻不贊成開戰,留學過美國的山本知道其工業潛力是日本遠遠比不上的,將導致物資與工業能力皆落後於美國的日本戰敗,即使如此,與美國的戰爭已無法避免,山本將攻擊珍珠港的計畫定為「Z作戰」,決定以一支由6艘航空母艦所組成的空中力量,對珍珠港展開攻擊,當天的作戰方式則是在晚上離開母港,各前往集中於擇捉島南部的單冠灣,靜候指示,一旦位在華盛頓的外交部人員談判成功,就立即返航,否則就前往夏威夷執行攻擊,11月17日,艦隊集合於單冠灣,11月26日啟航往夏威夷前進。11月20日,人在華府的日本外交官野村吉三郎和來棲三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遞交「談判最後方案」,赫爾的回應則是拒絕此方案。日本御前會議中,東條英機說道:「現在局勢已十分明顯,我們已經不能在外交途徑上獲得我們所想要的;換句話說,美、英、荷、中等國已對我們加強了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我們除了對美英各國開戰之外,別無選擇...
12月2日上午10點30分,東京國會正式做出宣戰決定,攻擊日定在12月8日(日本時間,美國時間為12月7日),12月7日3點42分時,美國掃雷艇發現日本潛艇,驅逐艦開火攻擊並投下深水炸彈。雖然立刻向海軍總部報告此事,卻不受到重視。此時時間接近天亮,日軍已抵達戰機預定升空地點,6點第一波戰機升空,早上7點40分抵達珍珠港,發現美軍未有組織的抵抗。到第一枚炸彈投下之前,飛行隊長淵田 美津雄發出無線電信號「虎!虎!虎!」通知艦隊偷襲成功。
經過2波攻擊,攻擊沉美軍5艘戰艦,6艘戰艦受損,催毀188架飛機,但卻忽略了儲油庫,潛艇基地,海軍造船廠,另山本的主要目標美軍的航母也不在珍珠港,艦隊司令官南雲忠一於是取消了第3波攻擊,艦隊返航。
在日本奇襲珍珠港,大敗美軍艦隊消息傳開後,日本國內舉國歡騰,在此次戰役中雖然看似取得重大勝利,但實際上對美國的傷害不足以影響以後的戰局,而且促使美國全面參戰,使得二次大戰的戰局立刻扭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