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


請問台灣銀行發行的百年紀念鈔每套售價500元,比起實際面額的300元高出200元,多出的200元是否不算入貨幣供給量?
如果不計入通貨發行量,那政府應該舉債瘋狂加印紀念鈔票來獲取超額利潤200元,直到200元的溢價發行縮減到0元為止.

最後再把售得款項償還上述舉債後,還有利潤充實國庫.

這樣的邏輯沒錯吧?
2011-10-06 13: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經濟問題

smilebrad wrote:
請問台灣銀行發行的百...(恕刪)

大量發行誰還要買?
你按回報了嗎?

smilebrad wrote:
請問台灣銀行發行的百...(恕刪)


多出兩百元是包裝等成本
跟三百元是分開的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天才最怕亂七八招 wrote:
大量發行誰還要買?...(恕刪)


大量發行還是會有人買呀
要不然那些地下黑市怎生存呀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天才最怕亂七八招 wrote:
大量發行誰還要買?...(恕刪)


smilebrad wrote:
政府應該舉債瘋狂加印紀念鈔票來獲取超額利潤200元,直到200元的溢價發行縮減到0元為止.


發行到供需平衡,沒有超額利潤為止,簡單說就是紀念鈔市價變300元時為止.

nickhus wrote:
多出兩百元是包裝等成本
跟三百元是分開的


包裝不會花太多錢的,而且人員用現成的台銀行員,所以總銷售成本不高呀,到那裡找成本300賣500的商品呀
毛利率66%吔

smilebrad wrote:
請問台灣銀行發行的百...(恕刪)

根據我今年參加四家銀行行員筆試,三家公營(股)銀行無法面試但民營銀行能去面試的經驗,我只想說:

請參照貨幣銀行學關於"流動性陷阱"一說~

"流動性陷阱"是關於政府釋出大量貨幣,期望貨幣貶值與利率降低,但民眾卻發瘋似地把貨幣當成寶物一樣,因為市場預計貨幣將升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