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下來,兩岸分道揚鑣,對於新事物的翻譯各有看法,近幾年來,反映在IT用語上更是如此。每次看到兩岸朋友對於彼此的IT用語互相嘲笑,相持不下,我覺得應該有個持平的論述,看看兩岸用語哪個翻的好、哪個翻的差。我雖身為台灣人,但中文不僅僅是台灣在用,所以我儘量採取中立立場,也希望看官能心平氣和地看待。
1. project 項目(大陸) 專案(台灣)
「專案」不是台灣自創的用語,早在半世紀前就已經出現在文獻中,專指project。「專」字特指為了某一「專門目的」而產生的任務。意義遠勝「項目」。
2. software 軟件(大陸) 軟體(台灣)
「件」字好過「體」字。中文裡有所謂「體、用」之分,台灣把software翻譯成軟「體」,或許肇因於此,但懂得的人已經不多了,還不如「件」字讓人一目了然。
3. menu 菜單(大陸) 選單(台灣)
「菜單」這個譯法不改,非亡國不可!
4. printer 打印機(大陸) 印表機(台灣)
話說printer早就進化成連彩色照片都可以印出來了,而大陸仍停留在「打」印;台灣更糟糕,居然只說它能印「表」。一句話:這個爛翻譯不改,兩岸一同亡國亡種!
5. program 程序(大陸) 程式(台灣)
沒啥優劣,都翻譯得普普通通。
6. optimize 優化(大陸) 最佳化(台灣)
台灣耗了三個漢字,應該還可以再「優化」
7. (programming用語) call 調用(大陸) 呼叫(台灣)
看到menu就想翻譯成「菜單」,與看到call就想翻譯成「呼叫」一樣,都是翻開字典找來的解釋第一條直翻的結果。同樣:「呼叫」不改,亡國不遠矣!
8. digit 數碼(大陸) 數位(台灣)
一句話:「數碼」好!
9. memory 內儲(大陸) 記憶體(台灣)
都馬馬虎虎。
10. Harddisk 硬盤(大陸) 硬碟(台灣)
這是出於對碟子與盤子的認知不同。台灣的碟子,相當於大陸的盤子。沒啥優劣可分。
11.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大陸)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台灣)
把Object翻譯成「對象」,是守成不變下的產物;翻譯成「物件」,則是中文智慧的結晶!台灣勝出!
好了。謝謝收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