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鼻子長期處在過敏狀態,只有在做劇烈一點的運動的時候鼻子可以二邊全通,或少數時間二邊稍微都有一點通,其他時間都處在通一邊或二邊塞的狀況,幾乎都靠嘴呼吸
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之前有去某公立醫院看過(醫生看診很隨便,看一下下就說要作媳肉切除),今天去新光醫院看診,醫生態度跟看診跟之前完全不同,不過真的蠻嚴重的樣子,醫生是先開了14日的藥跟噴鼻劑,不過有說我真的很嚴重,如果藥物控制都沒有效的話還是要靠雷射
請問有人有動過這種手術嗎,不知道效果如何呢(之前有看過一些資料好像是隔一段還是會在出現鼻塞)或者有什麼比較能預防過敏的方法或其他大大的經驗呢,能否分享一下
想辦法幫忙解釋一下
鼻子這種情況用的藥大致分成兩種
一類是抗組織胺,
簡單的說,就是在你正在過敏的地方
阻斷過敏的反應,另外可能加一點血管收縮劑
所以噴了之後
流鼻水鼻塞的情況會馬上改善
因為很好用,很多人就會忍不住又不舒服了就噴一下
忽略了用量上的限制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嚴重超過正常使用量
反而不噴鼻子就塞,而且越噴越多
另外一類呢
打開天窗說亮話
就是講出來十個人有九個會失去理智
接下來不管怎麼解釋都不敢用的
類 固 醇
其實類固醇是好東西
就是因為好用才被濫用,濫用後大家現在也才這麼怕
不過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按照正確的使用
其實對健康是無礙也無害的
這邊專注在為什麼要使用類固醇
一般我們的鼻黏膜細胞 (其實這個觀念氣喘也是一樣,只是換成氣管的黏膜)
在受到刺激的時候會過敏 (譬如花粉,過敏原)
但是在長期的過敏狀態下
黏膜組織會受損
產生部分神經外露的現象
這時候就不光是有過敏原才會不舒服
因為已經從普通過敏開始變成『敏感』了
只要冷空氣,或是一些風吹草動
就很容易過敏
鼻水噴嚏的什麼都來了
所以呢,我之前為什麼說要『按表操課』呢?
因為在微量又穩定的濃度之下
類固醇才有辦法穩定抑制發炎反應
讓你的黏膜有機會再生恢復到『正常』而非『敏感』狀態
這樣你的狀況在怎麼樣都不會比『敏感』狀態差
所以啦
就是這樣子
所以『能不吃藥就不吃藥,或是有需要才吃』這樣的觀念
可以理解但是很傷腦筋
因為有時後會完全搞砸了原先的目標
(像是高血壓跟血糖控制也是)
不過沒關係,看過本篇的以後就比較有概念了
呵呵,慢慢推廣一些醫藥常識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