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評] 這篇文章會否移走考驗著走資本路綫的m01

洞幽燭微待黎明――寫給大學新鮮人




人總得年青一次,而年青對于一個人來說又是一個怎麽樣的意義呢?




這篇寫給大學新鮮人的文字,講的並不是什麽恭賀的話,畢竟能夠寒窗苦讀而考上大學並不是什麽值得欣喜的事情……也許是可悲的,因為大家也不曉得什麽是欣喜了。當你發現你所求得的學問是荒謬的時候,你才驚覺你的生命只不過是個笑話……當然更可悲的是,有些人不曾不會更不想去發掘這個事實,反而因此沾沾自喜。畢竟,無知得來卻又自以為是,總是掩飾不了思想的貧瘠匮乏。




我們就是活在這麽一個物質發展超越從前任何一個時候的年代,卻又是一個精神那麽空乏貧困的年代。在爾等還未走出後現代陰霾的當兒,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早已把你給擁入它貪婪的懷抱中





在學校,在家裏,在購物廣場,在快餐店,在時尚雜志裏,在電視上,在互聯網上……爆炸的“資訊”把我們熏陶成一具沒有知覺、心胸冷漠的行屍,被物欲掏空的心靈,只懂得模仿最尖端的潮流,追求那在商品化廣告話語中堆砌出來的“美滿”生活,風花雪月,醉生夢死,成了蒼白無味生活的寫照;品牌,豪宅,車子,金錢,事業……生活品質的標准。




而你,早就變得那麽虔誠,信奉那三位一體的上帝――金錢、資本、市場。在新世代宗教的數量化洗禮下,你變得那麽僵化、冷漠、自私、無知、拜金、物化、盲從、隨波逐流......一個完全正常的人。





\"Nobody realizes that some people expend tremendous energy merely to be normal.\" (誰也不察覺到有些人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僅僅只為了顯得正常。)
――卡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國阿爾及利亞裔存在主義哲學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毫不出奇的,你的大學生活也就是那麽的正常……啃書、功課、考試、文憑、逛街、電玩、兼職、快餐店、嘛嘛檔……批判只不過為了修辭,創意只不過為了分數……三年後,你拎了個什麽頭銜的,投入就業市場,成為就業統計數字的那點多巴仙,不然就是加入失業大軍,等待被再培訓……




這是一個正常大學生,所必須經曆的組裝過程。你自娘胎呱呱落地,就開始進入這個機器組裝的生産過程,而大學,說穿了,也不過是條生産線上的最高階段,把你變成一台完善的、具專業水准的、有效率的、競爭力強的機器。(有點可悲的是,不知出了什麽故障,組裝線近年生産的都是些次貨,害得大老板們大嚷現今的大學生沒有素質。)




你是社會的變量資本,一台精致的生産機器,為你的主子忠心耿耿地提煉更多的――盈利――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動力!你的行動,是跟隨著市場的指令,力求維護現狀的問題,確保指令永遠由上而下。再不然,你不過是台消費機器,用你身上一切的金錢,來購買你的食物、健康、住所、消閑、天倫之樂、幸福……






作者朱進佳
朱進佳拿出許多到國外觀光或考察的照片,抛出一個又一個不同國家語言的地名,跟我們分享一件又一件趣事。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他說若有機會到國外觀光,去的不應該只是旅遊勝地,而是到最貧窮落後的角落看一看其國家的真面目。

因此,他在某個國家(不記得是否是印度),落腳的地方便是貧民窟。有趣的是,在那一大堆照片中,你鮮少看見他的臉,而是像他所說的,世界各地的真實面目。我想,每一次的接觸,都只會讓他有更深的感觸,愈發想要幫助這些在社會上被邊緣化的人們。




2011-07-27 0:13 發佈

結構偵測系統 wrote:
洞幽燭微待黎明――寫...(恕刪)

那當然要簽到一下
道不同,不相為謀

結構偵測系統 wrote:
洞幽燭微待黎明――寫...(恕刪)



我來簽一下
わしが男塾塾長、江田島平八である!!!
嗯,跟01打交道這麼久,個人覺得會移走。
專治性生活失調的女人與蘿莉控
現在要上大學還需要寒窗苦讀嗎?
退回去重寫!
另外伏爾泰的quote有點失喻了

結構偵測系統 wrote:
洞幽燭微待黎明――寫...(恕刪)
老太婆裹腳布...

結構偵測系統 wrote:
洞幽燭微待黎明――寫...(恕刪)


4. 發表及回應文章,請不要文不對題,故意離題及語意不明,選字要正確並且請使用標點符號。

文不對題
支持管妹把這篇移到閱讀與創作版
台鐵我錯了, 我承認我是奧客...


\"L'homme doit être heureux. Mais de quoi?\" (人必須快樂。但因為什麽?)
――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法國18世紀啓蒙思想家。





我們之所以年青,是因為我們有理想。而真正的理想是什麽?做一個在曆史長河中追求真理的自由主體,還是一頭窮一生之力去撲拿主子抛下之骨頭的困獸?那些權威總是對你說:你別無選擇,只有屈服于現實。而現實又是什麽?坐井觀天裹足不前的人,最終還是現實的奴隸。




我們活在一個已經愈來愈不“浪漫”的世界。人們都心甘情願地活在社會規範的框限中,並怯于突破這樣的框限,甯可無奈的苟且偷生。




庸俗的人們總是把偷得苟生奉為真理,理想的追求被淪為危險的行徑,而僅有的慰藉,就只能永遠在幻想中尋找偶像來崇拜。在這樣的一個現實世界裏,“浪漫”就是“勇敢”,勇于掙脫束縛著我們自由的桎梏,敢于切斷纏繞著我們思想的鎖鏈,為未來的社會與曆史創造新的形勢,打造新的圖景……只要我們能夠在自己的處境中從事最大的努力,體現人道關切,那麽,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如果你的體內還是奔流著這麽一股追求人生理想的沸騰熱血,如果你的心坎裏烙著這麽一個追求改變的信念,如果你的身上充斥著這麽一股敢于創新的勇氣……你就不應該只是滿足于這個正常得非常恐怖的乏味生活。








“我們不要等革命形勢已經到了才起來,革命情勢需要去創造。”
――古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1928-1967),1960年代革命浪漫主義的最後偶像,現在你通街都可以買到印有他的頭像的T恤。





縱然,我們面對著一個龐然大物的權威體制,無時無刻施行各種醜惡的手段來迫害我們、鎮壓我們,不過,再高壓的脅迫,也抑制不住真正的理想。我們不做生産盈利的機器,就只因為我們是一個有意識的人;我們不做任由宰割的豬,就只因為我們是一個覺醒的人。




人類文明曆史,籠罩在權威剝削壓迫殘害群衆的陰影下,但是,人們為了爭取自由、平等、正義的抗爭,為這片被血腥洗滌過的蒼白大地,帶來一片蓬勃的生機。壓迫不曾停止,而我們的鬥爭還要繼續……人在尋求解放的過程中,必須奪回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主體性。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我們今天的年青,是行走更長遠道路的動力。我們不能蹉跎青春,將它浪費在無聊乏味的生活中。我們總得把握當下,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勇于挑戰迂腐僵化的體制,敢于創造全新的改變,讓澎湃的熱情活力,推動社會的進步,讓自己活得象一個真正的人。







\"There is only one dream worth having...to live while you are alive, and die only when you are dead.\" (只有一個夢想值得擁有……在你活著的時候活著,而只在你死去的時候才死去。)
――Arundhati Roy(1961― ),印度小說家,演員,編劇,也是著名的和平運動份子,她是當今反全球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里歐哈特 wrote:
4. 發表及回應文章...(恕刪)


在學校,在家裏,在購物廣場,在快餐店,在時尚雜志裏,在電視上,在互聯網上……爆炸的“資訊”把我們熏陶成一具沒有知覺、心胸冷漠的行屍,被物欲掏空的心靈,只懂得模仿最尖端的潮流,追求那在商品化廣告話語中堆砌出來的“美滿”生活,風花雪月,醉生夢死,成了蒼白無味生活的寫照;品牌,豪宅,車子,金錢,事業……生活品質的標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