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台北工作調回來高雄,去北部這段時間感覺到北部得繁榮朝氣,到出充滿生氣,晚上也是燈火通明,到處充滿生機。但現在在高雄好像感覺他快死了,晚上鬧區也沒幾隻貓,可以逛的地方更不用說,跟北部沒得比,難怪我 一堆朋友都往北部發展。怎會這樣,高雄好歹是第二大城市啊!怎會落得這般前景...........想要去賣場找個兼差的工作,但去面試時員工都比客人多,當然一定是再聯絡了唉,當初在北部時,可是隨便找隨便有,至少有機會多賺一點錢....高雄,振作點吧!!你愈來愈像老人了
我不是住在高雄,但是我發現高雄變得不一樣了。變得更漂亮、旅遊景點更多了。。只是因為以前政府在台北市投入太多資源,導致其他縣市發展越來越慢。就像雲林縣長說的「台北市要求更漂亮、我們只是求活下去」。夜生活多應該不能就此判斷城市的前途,東京不輸台北市,但除了聲色場所9點過後還很熱鬧外,新宿也是9點過後就冷清了。百貨公司比我們更早打烊。。。
autumnshe wrote:剛剛台北工作調回來高...(恕刪) 高雄已經成了公務人員的最愛啦..領跟台北一樣的薪水.在高雄這種Low cost 的地方過生活.輕鬆如意啦.....我是從事高科技的研發類的...從研究所畢業後就發現..高雄找不太到我能作的工作..
未來.......................,我真的不知。我沒各位前輩那種頂尖能力,我只能慢慢窩在公司裡當個小螺絲,為公司慢慢努力。晚上就到處去兼差看看能不能發現可以發展的產業,為自己未來努力,靠XX生活,我看真的會餓死吧。
從小住在高雄,以前高雄比現在更慘啦.不要說什麼新崛江,愛河,頂多就是大統百貨而已.愛河又臭又髒,空氣污染嚴重,水質差,生活機能品質差.台北要是比高雄差就很不應該了.高雄港`還有那些煉油廠的稅收可是都上繳中央阿.(雖然我不確定現在有沒繳稅給高雄市政府,但以前一毛也沒有.)有多少是用在高雄的?有多少用在台北?高雄人有句話形容這些叫做"放雞屎的有`生雞蛋的沒".前市長吳敦義都哭著砲轟中央,沒有建設經費建設市政叫我怎麼選?事實確是如此阿.捷運10幾年就是無法動工.台北市有一堆有的沒有的福利`建設.一堆好的大學都在北部,害得南部人得離鄉背井北上唸書.高雄直到這幾年才有多幾間大學.但最好也不過一間中山.連小小的國慶煙火,以前的國慶是台北的國慶,跟其他地方根本無關.直到近來政府才有把一些資源拿來全省各地.國慶煙火才有移師到各地.有人就有錢,有錢才有稅收.南部人都跑到北部,年青點的親戚大概一半都跑到北部唸書工作,誰來消費繳稅?這些種種導致高雄發展緩慢.高雄都這樣了,何況其他縣市連薪水都發不出來,我們能說什麼.
十年前當兵待過高雄,在高雄的那段日子,空氣品質差到只能已難以忍受來形容,愛河的臭氣讓我無窮回味,愛河邊都是一些站璧的 ......這些年高雄變漂亮了,多了許多好去處許多市政工程也在建設中,看起來如脫胎換骨一般,愛河,城市光廊,英國領事館高雄漁人碼頭海洋之星,港都漂亮的路燈富有人文氣質的高雄公車站旗津的美,高雄古蹟~老車站的保存高雄人懷中的一塊碧玉~西子灣成功路新光車站,四唯路的生日公園五福路真愛碼頭興建中高雄巨蛋 ....等等高雄的軟硬體一直在進步中,工業城市不再是給人僵硬,多了些休閒,放鬆的氣息,到高雄,不再是只有澄清湖,旗津的景點而已...........您覺得台北這幾年改變什麼.........我有些想不出來
以下是朋友寄給我的,我覺得可以拿這篇來做對照喔簡單.自然.幸福 學北歐人過生活北歐的國民所得、國家競爭力,全球榜上有名;北歐人堪稱是地球上最懂得生活的一群人,北歐產品開啟21世紀的設計新風潮。活得北歐一點兒,是現代人的嚮往,簡單、自然、幸福,北歐風儼然已成新時尚生活的代名詞,讓我們一起來透視北歐,休閒過生活。下午的四、五點鐘,北歐人已經下班開著車到達湖邊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此刻的台灣都會區,上班族仍賣力地衝業績,繼續吃著中午剩下的便當。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台灣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的時間。北歐人平均每周工作時數三十七個小時,而台灣人平均幾乎多了八小時。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二千三百個小時,居全球之冠;當然,如此勤奮努力工作的結果,也讓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發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調查中,排名全球第四;再看另一項統計排名,方能體認到,台灣得到這項「殊榮」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二○○五年,英國《經濟學人》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障、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北歐國家的挪威、瑞典、丹麥、冰島都入圍前十名,芬蘭排名第十二,而台灣遠遠被排在第二十一名,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台灣人還是輸給了北歐人。高效率,是北歐人之所以能拚半天、休息半天的主要原因。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效率的工作來自於北歐人認真地「創造」熱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北歐人總是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改良技術,大到需要添加什麼好機器,小到如何設置機器上按鈕的排放位置會更便捷等等,北歐人總是想著如何讓機器或工具多做一點,人少做一點。節約,對北歐人而言是多面向的,舉凡節省工時、節用資源以及節制消費,都在節約之內。除了重視實際效用,勤儉持家的美德讓北歐人比其他先進國家活得更好。例如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創造力和勞動效率也非常高,但美國人並沒有過得比北歐人優閒,主要是因美國人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多數人喜歡開更大的車、住更大的房子,個人平均所消耗的能源也是世界第一,這也讓美國人的平均債務居世界前列。反觀北歐人,嚴苛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的民族性: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例如,知名瑞典品牌IKEA的創始人坎普拉德,即使身為世界大富翁之一,出門旅行仍搭經濟艙,在公司自掏腰包吃工作午餐,首富都如此了,更何況平民百姓。物質欲望低了,人就快樂多了你的北歐生活指標報導/陳宛妤 攝影/VOLVO汽車提供SAAB總經理陳志欣20多年前便開始接觸瑞典,生活及工作態度儼然已成半個北歐人,崇尚極簡主義的他,以此理念親手設計全省的20個SAAB展示場。他的家庭生活很北歐,早、晚餐一律在家吃,不應酬,如果需要陪老外吃飯,則由員工抽籤決定;如果是大人物,他必選擇共進午餐。他認為北歐人富裕健康的生活其來有自,高所得、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讓北歐人從小到大無憂無慮,居家生活品質世界第一。比所得、比福利,當然比不過北歐人,不過,生活品質是個人可以掌控的,陳志欣建議從生活中檢視一下,看看以下五個問題,自己有沒有福氣過得像北歐人?CHECK LIST 北歐生活指標晚上7點到10點,你在哪裡?台灣: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際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北歐: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6點鐘就打烊(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台灣: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北歐: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你的青少年孩子願意跟父母一起出門嗎﹖台灣: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北歐: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1通電話給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台灣:多數台灣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晚歸晚起,台灣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已經成為台灣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北歐: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準,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鐘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1小時相聚。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