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世界觀的部落格

雖然我們沒有客觀與國際觀的新聞媒體,但是我們可以從網路世界找的到...

充滿世界觀的部落格 <<接觸地球村 國際關係資訊站>>


我文筆不好,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介紹這好站. 各位就由站長的這篇文章來瞭解好了..


感嘆台灣人的國際觀 2005-06-14
選擇所有我的隨筆文章 -------------------------------------- 人不能沒有歷史感 新聞主管與採訪對象的拉扯 錯就是錯,沒什麼藉口理由 國際情勢也搶行銷市場 新聞台剝奪台灣人的視界 台灣媒體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不要當外交官 感嘆台灣人的國際觀 馬桶主題餐廳進入中東 問題是出在邪惡的本性 以巴雙方不缺談判,但缺互信


文 / 陳宗巖

今天接到一位網友的來信,信中寫到:「我個人非常關心台灣國際消息不足的問題,偶而間發現到「地球村」這個網站,感到很欣慰」,看到這裡,心中暗自高興,因為自己分享出去的努力獲得認同,卻又想到其實滿悲哀的,這並不是一個住在台灣的人所寫的,而是一位旅居瑞士的華人所寫的,類似感嘆的信件我收過不少,但除了研究國際關係的學生之外,我想這個網站應該乏人問津吧。

上星期張忠謀與紐約時報發行人 Arthur O. Sulzberger, Jr. 對談時感嘆到,希望台灣媒體多報導國際新聞,增加國際評論,他的叮嚀相當嚴肅又殷切,聽著自己也感嘆起來了,難道住在台灣的人不需要國際觀嗎?難道只有住在海外的華人需要國際觀嗎?難道只有學習研究國際關係的人 – 就像我 – 才需要國際觀嗎?

有網友說「接觸地球村」是台灣最佳的國際新聞資訊網站,雖然自己不好意思承認,但事實確是如此,是自己的網站真辦得太棒了,還是因為競爭樣本不足,導致「最佳」的頭銜能輕易取得。辦起這樣一個網站純粹是為了幫自己蒐集研究興趣的資料,進而與網友分享我的觀點,網站中的內容有不少英文資訊,是我每日閱讀外電報導與評論的內容,或許因為如此,造成許多網友無法隨心所欲接觸國際新聞吧,以我一人之力畢竟沒辦法將整個網站中文化,但其他地方的力量呢?或許應該問其他地方有任何力量嗎?目前看來,生在台灣就幾乎注定與國際局勢無緣,因為 Nobody Cares,也因為 Nobody Cares,所以媒體也不 Care,教育單位也不 Care,這樣正常嗎?

剛隨意冥想時擠出幾個不知對錯的看法,想到歐美人有國際觀的原因或許在於他們跟這個世界結合得太緊密了,不管政府或是民間,政府跟富國做生意,對窮國進行人道援助,這些都是國際大事,也是國家大事,自然能得到媒體版面,人民迴響,造成日常生活中的話題,開口閉口都是國際觀。而歷史上國際交流頻繁的開始幾乎與經濟挑不了關係,絲路間的貿易,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與西方交流,荷蘭打開日本的通商口岸,這些都是交流的肇始,也是國際觀越來越重要的開始才對啊。

台灣呢?官方的國際活動因為中共打壓所以太少,因此沒有媒體版面,若能夠整天與美國、歐盟打官方交道,或許會帶動一股國際觀潮流吧。但民間呢?本身在一間高科技IT產業企業工作,感受的到市場的格局是放眼全球的,台灣只佔其中一個小市場罷了,在高度全球化的台灣島中,民間早就與國際接軌,彼此依存度的超高,這應該是台灣人會有國際觀的理由基礎吧。但事實上,台灣人還是無法將自己導入國際格局中,對某些人來說,兩岸關係就是他全部的世界格局了,只想跟對岸、世界做生意,卻沒有動力去瞭解這個廣闊無邊的世界。

是因為中國人保守的性格使然嗎?應該不是,因為出了國,移了民的華人可以突然變的國際觀十足,這更讓我確信是環境因素使然。剛剛 CNN Live 直撥布希總統對著非洲各國總統發表關於抒困非洲的演說,我心中納悶著,扣除了鑽研國際關係的族群、媒體中負責國際新聞編採的人員之外,關心這個話題的人會有多少,非洲絕對是世界的一部份,在我看來,他們今天嚴重的貧窮問題,絕對比美國攻打伊拉克來的重要,因為造成影響的人數實在太多了,但是只有在美伊戰爭時,我們才能在電視上看得到台灣的記者特派員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戰區報導,因為 Excitement Sells,只有刺激的報導人們愛看,非洲多窮,乾我屁事?

台灣人都知道台灣需要國際觀,也都知道感嘆台灣人國際觀的欠缺,也都知道譴責媒體極度缺乏國際觀的事實,然後呢?我們繼續放縱這樣的事實,繼續我們沒有國際觀的生活,繼續忽略台灣需要國際觀的事實,當然我的「接觸地球村」網站依舊是網友說的「台灣最佳的國際新聞資訊網站」,只因為競爭樣本數嚴重不足所致啊。
2006-10-18 9:55 發佈
貓推薦搭配The world factbook一起服用

可以確實的掌握至少是美國政府眼中的世界脈動0.0+
停權計數:3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