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伯朗咖啡喝了20年還是最熟悉
沒有喝咖啡習慣,偶爾買一罐回味一下
最近分別在7-11和全聯社及量販店都有買
無意中發現7-11的瓶身【建議售價20元】,實際售價20元
全聯社及量販店瓶身【售價16元】,實際售價15元
這差異未免太大了吧?
我知道便利商店當然比較貴,
也知道各通路會要求廠商做不同的包裝及容量
以混淆民眾的比價行為
這飲料不論是外觀印刷文字圖片、容量及口感都一樣
但廠商本身價錢標示就有差別不多見吧
所以看起來除了售價印刷不一樣,其它是100%一樣,
難道便利商店賣的比較香比較純?我不認為
如果按照銷量來看,全部7-11的進貨量不輸全聯社及量販店
在以量制價方面,說不定比全聯社及量販店成本更低
在進價方面應該是很漂亮,但沒有反映在售價上回饋消費者
全聯社及量販店進貨量沒有7-11多,都還可以賣15元
表示還有利潤賺,那7-11呢?
全聯社及量販店也要店租、冷氣、人事開銷
7-11也是自己拿自己結帳,沒有導購員幫我提籃子呀
住在市區裡,7-11、全聯社及量販店都很方便沒有差異
一罐就差5元,12瓶一箱差60元,24瓶一箱差120元
我知道嫌貴就不要買,小東西就差很大,大東西別說了
我的重點是一樣的東西,為什麼標不一樣價錢,真的傻眼了
要嘛就都標20元,各憑本事去賣15~20元
不然就標16元,讓7-11降價或讓大家知道它賣20元賺暴利
今天不是要怪誰,不管是廠商、7-11、全聯社、量販店
說不定關於售價印刷廠商也是被逼的.....
只是提醒大家有時注意一下細節,免得一樣的東西還買貴了不少
這年頭錢很難賺的
正面Logo

側面文字說明(都是240ml),其他文字及位置一模一樣

唯一售價不同處(紅框)

補上製造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