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2 3年前 窮學生時期 大約45~55元可以外食到還ok的一餐
那時是不太會選便利商店的國民便當 雖然國民便當是看似7-11內 cp值最高的正食
但比起外面的食物 還是明顯貴了一點
那個吃不太會飽的量 + 50元的價格 通常是為了方便性的最後選擇
麥當當是久久吃一次 那時已經可以列入奢侈品
現在一樣是窮 只是變窮社會人
開始外食後發現 怎麼隨便吃都60 70起跳 還不見得吃的飽
麵食隨便也30~50 便當50已經算佛心(但量少)
發現中午的麥當當好像也沒多貴了 中餐+杯咖啡+中午偷閒小吹個冷氣 =90元
在外面吃 正餐+飲料也差不多這個價了
走入7-11 高級泡麵53元 ... 立刻翻了一下白眼離開
走到冷藏區 看到55元的國民便當 突然發現原來國民便當已經變成便宜的選擇了
對外食族來說 食物品質沒進步 $$反而快速成長
讓人最不爽的是飲料 ... 不過就是一個大量客製的紙杯 + 粉泡一泡 一杯可以賣到4~50元
是把外食族當肥羊嗎 怎麼沒有人去懷疑這些價格的不合理之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