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病患都是不健全醫療體系下的受害者
很多病症隨時有機會造成猝死,就算在醫院也不一定救的活
各種藥物都帶有副作用 各種病症也帶有併發症 書上沒提到的 只是現在沒發現而已
醫生慣用語Q2
對家屬解釋病症不見得家屬理解,每次解釋後讓家屬簽屬已進行衛教的文件在實行上很有難度
讓家屬完全知情 結果不是放棄醫療 就是 就醫後 以為能完全好 就算家屬願意承擔後果
那一張張文件 彷彿是宣告 一切後果自行負責
醫生也想保護自己阿 當下給你選擇 你選擇放棄 或是原地打轉 那誰也幫不了
醫生慣用語Q3
"我們所有程序一切依照規定行使"(醫協/健保等相關法令…..)
這是依據法規 醫療協會 健保 倫理道德 下去實施 才不會有非法醫療行為發生 除了不被允許外 還要吃上官司
在這保護傘下 醫生才能發揮長才 放心救人
醫生慣用語Q4
家屬的申訴行為是讓醫病關係緊張的禍源之一,會讓醫生擔心告訴而採取防禦性治療,讓重症處理醫師卻步
防禦性治療是一種保障 如果處理的後果會有很多麻煩 不如就下一位吧! 醫學院都花幾年了 為了一個病人 毀掉人生不值得 如果家屬不信任醫師 或是醫師不願意醫療 就剩下轉院 當人肉皮球
醫生慣用語Q5
醫生的苦誰知道….
這種苦當過醫生才能明白 01上也找的到文章 也有醫師娘發的文章
就他們的工作環境 只能說比軍人還慘 而且醫療疏失 和 醫療糾紛 和其他職業大不相同
你看看投入外科醫生的學生剩下多少人 在職外科醫生平均年齡 就可以知道了
家屬想法A1
我們只要求合理的觀察與治療以降低病發機會,請不要隨意讓我們在危險狀態下出院
醫生不是神 百密總有一輸 很多事情 看到的只是表面 病發是很難說的事情 沒人能保證出了醫院 會比醫院內安全
家屬想法A2
大部分的醫療糾紛都來自於事前家屬對病症的不明白,事前讓家屬有充分認知才是解決日後糾紛的重要元素,當事情爆發後醫生才來進行解釋當然難以讓家屬接受。善盡溝通職責其實根本不需簽屬衛教文件,而簽衛教文件反而是在保護醫生
竟然是醫生一定有相關經驗會保護自己 事情發生才說不知情 在外面偷吃的人 老說自己只有一次
一次的量整麼可能剛好得愛滋 少說也好幾次
醫生能說的 不只一次 家屬能問的也不只一次 解決日後糾紛的重要元素 是錢
在事情發生前 家屬怎麼可能不知情 但醫生怎麼可能會替他開刀就醫
就算善盡溝通職責 沒有文件保護自己 有幾個醫生願意從事醫療活動
警察沒有公權力 哪敢開槍 跟流氓一樣都要抓去槍殺
家屬想法A3
家屬的流程為(申訴媒體 民代 法律途徑)
現在頻果赫赫有名 民意代表搶出封頭 走法律途徑不外乎就是保障 3管齊下只是想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又更快速進行 反正醫生從事醫療行為也不是第一年 打從有醫生之後 就有醫療糾紛 這類情況 一不做2不休無三不成禮
鬧大最後不是沒頭沒尾就是草草了事 真正的醫療疏失往往很好解決
可是如果是醫療糾紛 就真的沒完沒了
家屬想法A4
醫生將制度與流程拿來當擋箭牌自保,有想過家屬保護自己的方式是什麼嗎?家屬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透過各種管道進行申訴,申訴是讓第三者出面進行公評,這只是一種解決問的的途徑,沒有好壞問題
醫生不保護自己的話 誰要當醫生 大家都改行就好了 有病的人都去等死 賓葬業 禮儀師一定高朋滿座
家屬如何保護自己 要保護甚麼 不如說說如何保護病患權益 如何保護 請你舉例 空口說白話 打嘴砲 01絕對有一堆砲手永不缺席
家屬想法A5
每個職業都要承擔社會賦予的責任,雖然我們對待您很嚴苛,但是每當您醫治好一個病人,民眾的內心對您也是充滿著感謝,也得到社會賦予的地位與待遇
民眾感謝的是健保帶來的便宜 甚麼內心澎派的謝意根本是個屁 當醫療有問題 就想把醫生槍斃
試問要醫生想想病患家屬的感受 你也該想想醫生家屬的感受
他的老婆 家人 父母 兒女
想到醫生會遇上這問題 他父母會後悔讓他去行醫 他老婆會希望他不要服刑 他的兒女被其他同學用言語霸凌
雙方都是受害者 承擔不了後果 就不要去進行
其實有更多時候~~醫生與病患都是不健全醫療體系下的受害者
甚麼體系才健全 健保健全嗎? 2代哩? 日本 美國 歐美呢?
我告訴你 沒有醫療才最可行 生老病死一切如影隨行 節(人)減碳才是根本之道
這有對和不對嗎? 沒有法律的保障下 沒有公道和正義可言
沒有條例參考 沒有往例可以依據 那我幹掉隔壁小明 也不會被判無期徒刑(雖然是2碼子事)
家父前年過世,雖然在過程中醫生對病人及家屬溝通不是很好,但是我還可以接受,為什麼?
1. 家父在十一個月中進醫院三次,住院時間分別為二週、三週、二週半,醫院幾乎變成我第二個家,你如果看到台灣醫院的生態,相信你會對醫院行為會有感謝。老實講版主在令尊的最後階段根本像是過客,實在沒有資格講什麼。最後一次在某院感染科病房,家父過世之前,同房有一人死於病床上,二人家屬送回家中(等待xx),半夜這邊叫那邊嚷,大夜班護士幾乎不中斷來查各床心電血壓。那間病房其實都是在等時間的病人。X泰我不曉得,你如果到台北幾家教學醫院看看門診及病房爭奪加上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你會多體諒他們一些。
2. 現在資訊那麼多,版主不會上網看看,跟醫生談談嗎?通常主治大夫早或晚查房一次,如果碰不到,你也可以跟住院醫生討論談啊!顯然你完全不懂跟醫生的互動。或者這都是你小媽在做,那你現在還有什麼立場。
3. 我不會像版主一樣有問題就去找媒體或是找議員。這種行為無賴!除非醫院有嚴重過失。在版主的案件上我看不出來。除非你的目的是要錢,最後兩邊都受害,你不會有什麼好處。
4. 版主你是令尊親屬不是家屬。家父生前也是有同居人,我也不是家屬,因此有些事我也不知道。
5. 我不像版主,醫生醫治失敗我還是很感激。
6. 人都會死,有時死得很突然,但還是要接受生死無常。如果我是版主,我不會用Mobile01聳動的標題及不完整的資訊誤導網友(或吸引台灣層次很低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
7. 多看怪醫豪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