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事,有誰可以告訴我他們要用什麼方式才可當雇員
嚴格來說,約聘人員的工作量是高於正式公務員。
最早健保局成立之初,從勞保局借調到健保局,
健保局在李登輝的時候,
學者認為公務員的退休制度會壓跨台灣財政,所以組織再造與民營化在當時粉熱,
也取消了新進公務員的18%優惠存款(民國84年)。
所以健保局的成立是「公辦民營」,不具公務員的資格,
但為了彌補當初借調的公務員,所以現領的福利是好一些些。
後來在健保虧損之後,立委諸公攻擊健保局領的年終太多了,
名嘴與人民也罵的粉,
在葉金川或是楊志良的時代(忘了,反正就在那時候),
將健保局公務員資格給扶正了。
可悲啊,真是濫情又理肓的鄉民,
健保局變成公務員,所付出的社會成本遠高於他們領的紅利。
至於勞保局,我就不熟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