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職業球隊薪資上限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
就是我知道美國NBA或是MLB都有所謂薪資上限,相關條文或規定也有看過,
但是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像是LA湖人隊,或是NY洋基隊,
就是一直花大錢簽球員,付豪華稅等等,但是小球隊感覺就是一直死稱著,都無法花大錢買明星球員,
我的意思就是像是"薪資上限"這樣的規定,原意不就是要平衡各隊實力差距嗎?
為何我這些年看到的卻是大者恆大的現象,例如綽號邪惡帝國的某隊
因為規定都看過了,真的就是有看沒有懂!
不知道有那位01強者可以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解釋一下嗎?

===============分隔線================
謝謝各位大大的講解,我終於明白了,
不過我想我是被薪資上限的"上限"這二字給誤導了吧?
另外其實好球員當然不等於好戰績,
只是我總是覺得,職業球隊就是要實力平均些才好看吧

另外剛剛看到紐約每日新聞說:「你知道為何教練托瑞把A-Rod排第八棒?因為不能排他打第十棒。」
(果真是尖酸刻薄的NY媒體呀)
其實換個角度,要待在好球隊,往往壓力也很大~!
2006-10-09 8:37 發佈
這樣講好了
豪華稅在某種程度上跟以前的關稅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是希望以人為的方式 造成較高的成本

但是就算是這樣 在以前進口車關稅高的嚇死人的年代
還是照樣有人非進口車不買
而政府也不能因為關稅對他無意義而用行政命令限制這種人非買國產車不可

以同樣的觀點來看豪華稅
對於像Yankees或是Red Soxes這種銀彈充裕
老闆也願意砸錢的球隊
豪華稅自然是沒有意義
但是對於其他不願意砸這麼多錢的球隊老闆 豪華稅的確可以達到平衡的用意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簡單告訴你
以NBA為例,超過薪資上限1美元就要交1美元的豪華稅,而聯盟會將收到的豪華稅平均分配給未超過薪資上限的球隊。
所以對小市場球隊來說,能夠得到額外的收入也算是稍微平衡了強弱。(雖然球隊不一定會拿這筆錢去簽好球員就是了)
薪資上限只是取個平均值,並非所有球隊薪資都在這個水準
NBA今年的薪資上限好像是5000萬美元
以NBA為例,紐約尼克及洛杉磯湖人因為市場大,能買票觀眾多
所以收入多能付出的薪水更多,加州及紐約州的職業球隊都有2~3支以上
如果像猶他爵士隊所屬的鹽湖城,人口只有30多萬人,能獲得的收入單然少
當然比較難達到NBA薪資上限的水準

錢多並不一定戰績好,尼克隊是NBA中薪資最高的球隊
但是打出那麼差成績
紐澳良及猶他薪資不高,要不是傷兵困擾,它們應該已打進PLAYOFF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MLB 並沒有所謂的薪資上限
所以基本上就是看誰有錢 愛花多少隨便妳
http://www.onestopbaseball.com/TeamPayroll.asp

馬林魚隊全隊總薪資才一千五百萬
A-Rod 一年年薪就兩千萬了, 呵呵...

MLB 是很現實的~
如果你是指洋基隊的話
這6年花了330億
買了一堆很貴的球員
就是為了得到總冠軍
只是最後的結果
是肥了球員
只進了季後賽
但是依然被KO出場

所以花的錢多
並不代表球隊就會有好的戰績

時尚的秘密:http://ppt.cc/MR3h6
噴火怪獸 wrote:
如果你是指洋基隊的話
這6年花了330億
買了一堆很貴的球員
就是為了得到總冠軍
只是最後的結果
是肥了球員
只進了季後賽
但是依然被KO出場

所以花的錢多
並不代表球隊就會有好的戰績


花的錢多,並不代表會有好戰績。

但是戰績只是一部份的因素。
別忘了那些球員為球隊帶來的利益.....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NBA的薪資上限屬於軟性,也就是雖然有一個所謂的上限存在
但是有些規定讓球隊的薪資總和可以突破這個上限,例如最常被提到的大鳥條款~
因此對於口袋比較深的大市場球隊(如LA,NY,Chicago等),其薪資便有可能超出上限甚多
聯盟和球隊老闆們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於是在所謂的集體議價協定(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CBA)中增加了相關的限制
包括豪華稅,合約長度的規定等等
最近兩次的CBA修改出現在1999和2005年,相關的資料可以參考以下的網址
http://members.cox.net/lmcoon/salarycap.htm
敗家的快感:無價~~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