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塑化劑的風波甚大,甚至燒到國外,現在國內的食品飲品需要有國家的檢查認證才能上架,但好奇的是,衛生署這次的認證檢測有全面性嗎?會不會過陣子又驗出其它有害添加物,然後又再檢測認證一次呢?
也就是說要先知道要檢驗什麼,
才能針對它做檢驗。
之前狗食毒死寵物時,
寶路還懸賞100萬元找原因,
最後還推測是泰國原料發霉,
但是發霉不會產生那麼嚴重的腎臟病,
所以又特別強調此為全新的症狀。
當然幾年後毒奶爆發之後,
大家才知道是什麼原因。
並不是偷懶不檢驗,
實在是當時根本不知道要驗三聚氰胺。
hsumingw wrote:
檢驗這種事要有目標物才能做,
也就是說要先知道要檢驗什麼,
才能針對它做檢驗。
之前狗食毒死寵物時,
寶路還懸賞100萬元找原因,
最後還推測是泰國原料發霉,
但是發霉不會產生那麼嚴重的腎臟病,
所以又特別強調此為全新的症狀。
當然幾年後毒奶爆發之後,
大家才知道是什麼原因。
並不是偷懶不檢驗,
實在是當時根本不知道要驗三聚氰胺。

正解
做血液檢驗也是一樣,沒有目標做檢查的話,測試幾百個項目都不一定有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不能說的秘密行之有年,小廠就算了,難道連大廠裏面都沒有人知道嗎??裡面都沒有是讀化工的嗎??
是知道了不敢說不敢驗?怕萬一真的有,那自家商品一下架就要自己先扛起責任賠償。所以等事情爆了再說?到時就可以說自己也是受害者?可以免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