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即為巧合
-----------------------------------------------------------------
某天的下午聽到了同事傳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
"死者A君, 28歲, 於旅館內發現, 身上無明顯外傷, 無掙扎痕跡, 死因
為繩子加上塑膠袋窒息死亡"
~ To be Continued ~
把時間轉回兩個多月前
跟隨著主任從早上門診看到下午
其實連看八十號心裡已經是叫累了
這時看到了一個特別的名字
"跟自己同年紀呀,而且名字只差了一個字"
到A君進來的時候
看到A君的媽媽帶著他進來
A君的媽媽C也是主任的老病號
從我學生時代就看過她了
這時她很緊張的拿出一片光碟
"我兒子A正在開始打拼工作可是最近都頭痛
去外院照了一張片子,拜託主任看看"
電腦斷層(CT)打開一看
一個雙子星般的腫塊(mass)約五cm大
張牙舞爪的躺在片子上腦部的深處,
顯影(enhancement)並不均勻
"媽呀,惡性腦瘤" 我心裡想著
主任臉色有點凝重的問了A君
"你有沒有症狀?"
A:"只是偶而頭痛" 還跟我一樣青澀的臉,帶著一點不在乎的笑容
這時主任把A請了出去,跟A的媽媽說
"這個是腦瘤,先住院檢查再說"
不過我心裡也知道,主任後面的那一句話沒有講出來
"大概是惡性的"
其實我們片子看多了
有時候長腫瘤大概看片子就可以猜出是良性惡性的
只是常常不會跟病人先說,怕病人不能接受
這時病人也去辦住院了
我問主任
"這麼深,那~"
"先作磁振造影(MRI)吧, 不過這麼深又大概是惡性的,腦幹(brainstem)也壓迫了
,大概預後(Prognosis)不好"
~ To be Continued ~
簡單的說可以分成大作跟小做
小做的話就是用立體定位下去做切片(stereotatic biopsy)
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不會傷到正常的神經。
也可以得到病理正確的診斷
但是對於減少腫瘤的體積並沒有幫助,對存活期沒有幫助,只是診斷
但這樣的手術比較安全
如果大作的話
就得經過視覺區(visual cortex)跟運動區(motor cortex)的中間
才能摘除腫瘤
而且因為是浸潤性(infilitrative)的形態
所以也不能全部摘除
這樣子留下後遺症,一些神經缺損(neurological deficit)的機率有35%
不過對於生命的延長有其幫助
可以從三個月延長到半年至一年
“你們怎麼選擇呢?“
各位看官,你們又怎麼選擇呢?
~To be Continued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