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促拿出盈餘聘護士
批醫院盈餘用來擴張版圖、軍備競賽
〔記者王昶閔、吳為恭、洪素卿、蘇孟娟、郭顏慧/綜合報導〕醫護工作超時、血汗醫院議題備受關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點名長庚、彰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財團法人醫院,盈餘用來擴張版圖、軍備競賽,至少應拿三分之一出來提高待遇、增聘人力,改善護理等醫事人員的工作條件。
長庚:每年調薪1.5至2% 彰基:醫護離職率低
長庚醫療體系最高顧問、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表示,楊志良根本就是「黑白講」。他說,長庚體系[平均每名護士照顧一.二床],工作量合理,以目前護理人員一年離職率平均十二%到十五%,長庚離職率七%來看,已經是「磁力醫院」。
平均每名護士照顧1.2床,這是畫唬爛吧!
記得不久前有一篇長庚護理師的文章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fVBtz.KBHxGpvwk1_SLamOI-/article?mid=790
熱門話題-1名護士 照顧30床病患…
蔡佳玲/長庚大學護理系講師
「我們是戰鬥陀螺耶…我要在病房原地繞圈圈… 我們超時工作又晚下班啊…」
「護理人員除了照顧病患,下班還得留下來做行政工作, 忙忙忙的工作,人力又不足,累到放假只想睡覺,眼睛快閉起來了… 」
「白班出七入八,工作負荷量大到每天都沒有辦法好好用餐, 連喝水、尿尿的時間都沒有…」
以上都是這是來自第一線護理人員的共同心聲。 醫改會公布血汗醫院評鑑結果,林口長庚醫院護士獲頒「 戰鬥陀螺獎」,讓 台灣護理人員照顧病患比率過高的問題浮出檯面。 醫護人員工作繁重又過勞,沒有聘任合格數量的人力, 迫使護士爆肝超時工作而導致過勞或 出錯, 將會嚴重威脅醫療品質與病患安全, 唯有合理的護病比才能真正保障病患權益。
目前各醫療機構皆以醫院評鑑之護理人力配置標準運作, 然國內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已二十年未修訂, 衛生署指出現階段大型 醫院護士工作量是評鑑新基準的二倍以上, 醫院為了符合白班的醫院評鑑, 護理人員一個人要照顧八到十一人個病人,但夜班、小夜班就很 慘, 有些護理人員甚至要照顧二十到三十人, 但歐美是三班平均一個護理人員只要照護四到五人, 日本也只要照顧七人, 台 灣的夜班照顧人數幾乎是歐美國家的五倍以上, 難道台灣人的命比較不值錢嗎?
五月一日,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要發動勞動節遊行, 宛如戰鬥陀螺的護理人員,是不是都應該站出來為病人、 為自己的權益 而戰?
1.2 VS 30
這算睜眼說瞎話嗎?
祝護士朋友,護士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