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洲週刊及國內媒體報導台灣正在發展中程彈道飛彈,射程將近2000公里,可以打到上海跟北京,不過因技術尚未成熟及預算問題,離量產成軍還很久,台灣不是已經有雄風三型嗎?為什麼還要花大錢跟冒著觸怒中國美國的風險發展彈道飛彈呢?就小弟有限的軍事常識來說,不論射程多遠的飛彈,如果不裝載核彈頭的話,威嚇力都很有限,除非用萬劍齊發的飽和攻擊方式,但以台灣的國力根本不可能生產這麼多飛彈,所以個人認為只要把雄風三型改良精準度跟射程就夠了,為何還要發展彈道飛彈呢?還是彈道飛彈比較不好攔截,或是發展彈道飛彈是為了發展核武?有沒有軍武知識不錯的朋友能分享一下看法?
巡弋飛彈的特色除了飛行路線不是拋物線形的彈道外,其飛行時間也比彈道飛彈長,彈道飛彈從發射到抵達目標,最長不超過30分鐘(因部分彈道在大氣層外,速度高達10馬赫以上),而巡弋飛彈飛行時間視目標距離遠近而定,多半均超過1至2小時以上。而最重要的是巡弋飛彈的命中精確度遠超過彈道飛彈(命中目標三公尺以內),彈道飛彈的瞄準度有一定的極限,因為打不准,我覺得對人民反而有更大的心理上威脅感。.....改作自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ooo-www/listitem/view?iid=1193所以大陸用彈道飛彈攻台就顯得殺雞用牛刀了,這麼短的距離還要射到大氣層上再掉下來,成本效益不如巡弋飛彈,但我知道巡弋飛彈攔截比較容易,一般防空火砲有機會將其攔截以上為小弟的認知,不一定正確....
請服用~巡弋飛彈:http://lmgtfy.com/?q=%E5%B7%A1%E5%BC%8B%E9%A3%9B%E5%BD%88彈道飛彈:http://lmgtfy.com/?q=%E5%BD%88%E9%81%93%E9%A3%9B%E5%BD%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