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貧困五一大遊行,怎麼覺得遊行的效果有限…
很多人都是先選擇工作以後,再來決定生活模式…但夢想、目標會因為實際況狀而愈來愈小,愈沒有機會達到~
但如果換個角度,先決定未來的生活模式、再來選工作,那夢想、目標比較有機會達到~
現在經濟不景氣,父母老要孩子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孩子的個性卻未必適合這樣的工作。
嚴長壽要年輕學子分析自己的優點來選擇自己人生的路,並在年輕時大膽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出處:做自己和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意見是最廉價的,但偏偏有些人,明明自己達不到,而叫別人不要去做,結果就是有些人的人生,就是取決於別人的意見與想法~自己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決定於別人的口中。
富爸爸作者清崎不斷的提倡:「關注你的事業,而不是別人的事業」。請在業餘的時間裡仔細想想,你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如何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生活標準?
現在是選擇的結果,未來是現在的選擇…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自己的決定。(無論是經濟或健康)
穩定的工作,可能帶來不穩定的結果…很多人努力、選擇的工作,但往往並不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想法會決定行動、行動帶來結果:想要有不一樣的結果,請先換個腦袋~
很多事,本來就不是理所當然,不管有沒有能力,至少可以選擇快樂的過每一天...
期待每個人都能多關心別人一點,先做到身心健康、接著是經濟健康,最後是社會健康~
身心健康有時候會比經濟健康還重要,就像很多的癌症病患,都不是因為癌症,而提早離開的,很多都是被自己(心理因素)嚇死的。(但好像台灣很多的教育都是被嚇、被警告長大的樣子)
從小就教育,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但有時候,直接讓小孩有親身的體驗,或許社會會更好一點。例如:不要去碰熱水,改成把小孩的手直接去摸熱水,小孩就會覺得熱而縮手,達到身教的結果。
當然,父母也是要當小朋友的榜樣,身教大於言教,而不是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卻希望自己想過的、想達到的目標,無形之中,直接加諸在小朋友身上,這樣子,也太不公平了。
任何事,沒有對錯,但換個角度來思考,社會一定會更進步,更美好。感謝每一個看這篇文章的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