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近,今年又剛巧遇到連假,算一算應該至少會烤三次肉,同樣的烤肉架,同樣的鐵網子,就算好玩,三次也實在夠飽了吧............所以今年想換點花樣--石板烤肉,看過商場賣的石板,實在沒有感覺,還是覺得用那種溪邊撿來的石板烤,比較有爽度!
所以想問一下各位,是否有使用過天然的石板成功烤肉的經驗,能否分享一下,讓小弟可以參考參考!
在烤的時候要注意火候 不要一直大火烤
一開始可以先將石板(頁岩)抹上層水
可以大火起頭 但是石板上的水分蒸發後 就別再用大火了
改以中小火慢來
還有要注意石版的水分 當石版的顏色越來越淡
就代表火太大了 要補水 不然會裂掉
用石版的話 可以挑些油質多的肉 先烤
烤出些油質 讓油質留在板上會比較好些
接下來的肉 就隨便了
石版烤出來的肉 是不應該會燒焦的毆

九牛大補丸 讚!
如果你注意觀察,一般經營石板烤肉的餐廳用的石板材質大都是火成岩,之前還有餐廳標榜是自澳洲進口的火山岩咧!原因就在於火成岩是熔岩冷卻形成,內部不會有什麼水分,而且也不會像花崗岩等變質岩一樣組成成分複雜不平均,所以受熱時傳導均勻,也不用擔心有夾水分爆石板。一般人野外烤肉大多都是在水岸附近邊撿石板,基本上撿到的幾乎都是含水量高的沈積岩,即便是山上挖出來的板岩,沒有經過一定時間風乾或多次使用烤乾水分,還是難免會有夾雜水分爆裂的問題。
賣場所賣的烤肉石板大都是以整塊岩石去切割成板,和一般野外撿到那種自然形成的板岩結構是不同的,這也就是它為什麼可以賣那個價錢的原因。基本上,現在小弟若是有機會出去野外活動時,都不再安排或教學弟妹用石板烤肉這一項,因為已經好幾次都有人被爆石板的問題驚嚇過了!
另外上面大大有提到料理吳郭魚,吳郭魚以往是淡水養殖所以土腥味很重,目前已經有淡鹽水混養比較沒有這問題,肉色也較紅。但基本上吳郭魚是肉質水份較多的魚類,不像秋刀魚油脂較多適合火烤,因此如果在野外料理吳郭魚的話,應該是要取下魚肉片以鋁箔包裹來蒸煮(加點蔥薑絲與鹽即可),而不是整條魚拿到火上或石板上烘烤,最後當然是皮肉破碎又不好吃(水分多的魚肉容易黏鍋)。片下魚肉是很簡單的事,不過通常帶隊的人自己也不太懂怎麼做就是了。
另外提供大家一點技巧。一般烤肉時像雞腿這樣的食材很不容易烤好,往往外面焦了內裡還沒熟,或是像雞翅熟了之後翅尖都會焦掉。其實只要把雞腿沿腿骨劃開,把肉攤平變成雞腿排的形狀就很好烤熟;雞翅在關節處剁切兩刀,很容易就可以從之字形攤成一字形,烤起來就方便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