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新聞報導員林收費站的ETC車道,又有拖板車撞上收費站,自從ETC開放通行之後,這些原本該拆除的收費亭卻一直未見拆除,先前發生除了轎車撞過收費亭外,這次撞上的是拖板車,因為大型車的寬度原本就很寬,在收費的年代,車輛慢速通過比較不容易發生擦撞意外,但在這些原本負責收費的收費亭,改為ETC車道之後,竟然演變成謀殺用路人的隱形殺手,有些用路人精神不濟疲勞駕駛的話,一不小心輪胎就會擦撞收費亭路緣,輕則輪胎受損,重則導致車輛翻覆意外.
其實只要把原有的收費亭打掉,由上方的感應器負責控制掃描收費動作即可,相關單位竟然能延宕多時,如今果真發生車輛肇事意外,難道台灣都要等到發生意外出了人命,有關單位才會出來亡羊補牢嗎?蘇花公路現在開始有設置管制柵門了,一但有雨量超過警戒值,柵門就會開始管制人車通行,這些善意的措施,是去年掛了二十幾條生命所換來的,收費站前的天堂路也是出名的顛頗不堪,在台灣都這樣嗎?我真的想不懂.這些你我都有機會使用的收費站,有時會變成威脅你我生命安全的鬼門關.
拖車撞上收費亭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