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魔人請暫且迴避,只從科學層次上談是否有可行性。)
下面是歐盟設想的新能源概念設想
歐洲人的設想:用風力、太陽能、潮汐能、生物能源、地熱構建下一代能源體系,用海底電纜將歐洲和北非範圍内連接為一個整體
各地只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展適合自身的發電模式,不足的電力通過電網獲得,本地富餘的電力也可以提供給其他國家,避免浪費
從日本核洩漏事件看出,在地震帶上建造太多的核電站並不是理想的解決手段,特別對於東亞這樣一個人口極爲稠密的地區而言,對地區安全和環境會構成嚴重的威脅
日本、臺灣地方狹小,並不能將太陽能作爲支柱能源,靠海可利用風力發電,但除去高昂的成本因素,也最多只能滿足一半的電力需求,颱風季節更是無法使用,潮汐發電眼下並不成熟,而且可能會需要佔用較大的空間。依靠火力發電,現在石油和煤炭價格不斷上漲,還將面臨碳排放的問題
從歐盟的設想圖看,海底電纜是可行的,也可能是未來唯一適合東亞的模式
這項計劃最大的阻礙可能是東亞並未形成歐盟那樣的政治聯盟,但隨著各國經濟上緊密相連,未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可能
-------------------------------------
2011.3.16 更新:
剛google了一下資訊,發現海南島已經與大陸電網相連
http://news.0898.net/2009/03/23/440975.html
海南聯網工程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25億元,它是我國第一個500千伏超高壓、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跨海聯網工程,也是世界上繼加拿大之後第二個同類工程,於2007年2月開工建設,計劃2009年6月底投產。
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海南福山500千伏變電所,變電容量750兆伏安;擴建湛江變電所間隔,新建徐聞500千伏高壓電抗站;建設廣東湛江變電所至海南福山變電所的500千伏聯網線路。聯網線路採用架空線和海底電纜混合方案,線路總長139.8千米,其中廣東側125.3千米,海南側14.5千米,海底電纜長度約為32千米。
Q.Roger wrote:
(政治魔人請暫且迴避...(恕刪)
先不論技術上的可行性
東亞的島嶼和半島國家地理條件類似 , 此計劃勢必得納入大陸國家才有意義
但現今東亞的大陸型國家只有兩個
北方那國地處偏遠人口少不缺電
南方那國無國內制衡機制阻止其政府片面切斷對外能量供給
故此方案不可能在東亞實現
經濟利益分配層面:這個可由商人、精算師、律師解決,現代的國際貿易複雜性要比這個高
擔心大陸國家切斷供應問題:其實可能並不那麽嚴重,假如一島國10台火電機組可滿足全部需要,那有海底電纜的情況下,平時開5個,50%電力自給,不斷輪替,若大陸國家有切斷電路的意圖或舉動時,恢復所有10台火電機組運行即可。多維持一半的火電機組的費用,未必會比核電站安全設施上的投資來的多
長距離傳輸和海底通過問題,都已經有解決方案,前者一直在改善傳輸效率,後者現在很多風車都樹立在近海,通過電纜接囘陸地,如果海底有類似英法隧道那樣的結構,放入電纜和陸地上一樣簡單
概念是否可行問題,愛默生打算實現電燈這個概念,不計其數的失敗后,最終將概念變成了現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