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聯想電腦主席楊元慶首度在台公開演講心得分享

楊元慶訪台,首次應遠見雜誌邀請,於遠見人物論壇52場次發表演講。

身高頗高的他,以大企業ceo來說相當年輕。

先聊個小八卦,客位看官看看便罷,不要太認真

當年,若不是a*er等pc大廠因應立足台灣的政策,想來大陸也無此後起之秀。
不過歷史總是一再重複造化弄人的狀況。


整體演講不用投影片、只有簡單扼要的口頭報告;但對於pc產業生存的幾個重點(速度、紀律、誠信)與公司內部企業文化建立(去職稱、實事求是、變革)與併購ibm pc部門後,如何以類似的公司文化基礎之上,解決東西不同行事風格之歧異,融合出新聯想整個的製造、行銷團隊等等議題有深入淺出的交代。

個人認為,楊的個性應屬於一板一眼型,議題也是一次回答一個問題。譬如:主持人高教授問:「覺得那一國的同仁較好領導與住在紐約生活的感想」請他一併回答;楊說,他看不出來這兩個問題有何共同性,因此認為需要一次回答一個議題。 不難看出一步一腳印的個性。

被問到有無期他人對他的影響,他回答說:「劉傳志先生 曾同他們說過一個比喻,叫他們不要自大自滿。他說小雞看大雞與肥雞,雖然其身形都比小雞大,但終究不過是同屬於雞種類,當有鴕鳥與小雞站在一起時,小雞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大。因此,不要只跟雞比較要學習成為鴕鳥!」這句話無論是哪個企業都需要深思。小企業更要學習這種精神,因為大企業也曾經當過小雞。

===
演講的內容,我覺得蕃薯藤報告的不錯,僅摘錄如下。

蕃薯藤-新聞-最接近西方的中國企業
董事長年紀卻只有四十一歲,

雖然是講求高效率和紀律的PC產業,卻有著活潑的企業文化。

楊元慶笑稱,很多人跟他說,對於聯想的一般印象是斯巴達的文化,講求嚴肅和紀律,不過接觸後才發現,聯想的內部文化與印象是截然不同的。其實所謂斯巴達文化反應的是執行力,而建立清楚的規範,則創造出相對簡單的內部關係,減少人治色彩。
不過聯想相當強調企業內部活潑的工作氣氛,楊元慶說,在聯想內部不會聽到任何的職稱,大家都是直呼名字,就像是一家人的關係,員工都稱呼他為元慶。

在推動不喊職稱的運動時,大家都很不習慣,初時甚至在身上掛上牌子「請叫我元慶」。要是員工沒有直接以名字相稱,他就會拉著同事的手不放,直到說出名字才肯鬆手。一次兩次,慢慢大家就習慣了,並且形成聯想不同於國內一般企業的特殊文化。



與會簡影:






趨勢 steve、高希均教授、楊元慶先生



相關新聞與摘錄版權為蕃薯藤新聞所有,其餘照片文字版權為marxwang所有。 部落格
2006-08-31 13:4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