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開端,就在那通莫名的來電。
電話那頭表明來意是桃園航警局,
他說我朋友違反商標法,理由是我朋友從大陸買了仿冒的包包,現在被查獲。
而且收件人是我朋友的名字。
更確切的說法是,航警局查扣到一箱仿冒包包,
好像要分寄給許多收件人,我朋友剛好名列其中。
然而,奇怪的是,
我朋友很清楚的知道,他並沒有購買這個包包,更不可能從大陸網購包包,
剛開始還以為是遇到詐騙集團,結果經過一一查證,這一切都是真的。
因為在那通電話過後,兩個禮拜後,我朋友就收到航警局的掛號信,
通知他到案說明一下。
所以我朋友現在可能準備去桃園一日遊了。
我的想法,這應該是仿冒集團想偷運仿冒包包所運用的手法吧?
也許也和個資外洩有點關係,
不知道版上各位賢拜,對這事件在過去有何聽聞、或見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