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本身需要大量掃描一些書籍
作為本身上課用
但是有時候要快速地翻到某一頁
仍然還是要再PDF檔上面做註記
實在很麻煩,沒有辦法快速到某一頁
有啥辦法可以取代上課帶一堆厚重書本的方法?
每天揹原文書超重 根本就是在練身體...
謝謝!
其實拿ipad和電子書閱讀器相提並論,這種比較觀點本身就有待商確。
ipad和電子書閱讀器的共同點只有:他們都是平的。

坦白說,把ipad和電子書閱讀器相提並論的說法,都是對這兩種電子產品搞錯了重心的人。

ipad(平板電腦)其實應和「筆記型電腦(暫不論尺寸)」相提並論。
以上兩種「電腦」都不適合拿來「讀書」。
它們都是主動光源的液晶螢幕,長時間久視眼睛會很不舒服,還會受外界光源的強弱而影響到清晰度。
它們都消耗大量能源,所以無法長久開機運作。
註:很多人都忘了,電子書只是一種檔案,真要讀,傳統的桌上型電腦其實就可以閱讀了,只是不舒服而已。
不管哪一種電腦,電腦的優點在於能展現複雜的聲光效果,和搭配各種複雜的應用程式。
所以很明顯的,它們適合看「彩色雜誌、上網、打電動、作文書報告、繪圖和影像處理、放影片聽音樂…」,
唯獨就是不適合拿來看純文字的完整著作(殺雞焉用牛刀,用了也只是自找麻煩)。
平板電腦相較於筆記電腦還有一個強項,就是「使用快速」。你可以輕易的把它拿在手上比劃兩下就讓身旁的人看到資料的變化,也可以把它裝在車上比劃兩下就換了網頁。相對的,它的弱項就是不適合做長時間的細膩工作。如果你要寫一篇數萬字的論文,用ipad的觸控面板來打字絕不會是輕鬆的事。如果你要用photoshop修圖,你可能甚至會想用桌上型電腦。
電子書閱讀器的功能很有限,但電子書閱讀器卻也是極端地適合做那個有限的工作 -- 讀純文字的書。
電子書閱讀器為這個唯一的功能而生,在這個功能上也無比它更好的選擇。
當然它沒有啥咪聲光效果、大部份也聽不了音樂,還沒辦法執行各種多元的程式,
但,電子書閱讀器本來就不打算做這些工作,它只追求那唯一的一件事:讀純文字的書。
當然這個唯一的工作,其市場目前是無法和一般電腦的市場相比的。
有如此龐大閱讀需求的先進國家,坦白說也沒幾個。
換個角度想,電子書閱讀器也可能會再進步。但其最初的、那極端而唯一的追求:讀純文字的書 -- 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註:ipad的上市,後來證實並不如一些人以為的那樣會影響到電子書閱讀器的銷售市場,而是影響到了某些尺寸範圍的筆記型電腦。
註:電子書閱讀器,國內的廠商生產出來以後是以外銷歐美為主的(國內市場都只是賣個意思而已)。因為國內…並不是閱讀市場成熟的國家(臺灣每年對於紙本書的支出金額,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是…少得可憐。)
註:電子書閱讀器的市佔,目前仍是亞馬遜以軟硬體的密切搭配而獨大經營(其市佔超過60%),所以就算是外銷歐美,電子書閱讀器的經營對國內廠商仍是一個「美味卻沒那麼容易吃得到」的大餅。而從亞馬遜獨大可以反推另一件事(因為其軟硬體是一起的):全球60%「已經習慣使用電子書檔搭配電子書閱讀器進行閱讀和書本購買」的人口,除了少數的日文和華文使用者,大多數都是歐美(英美德加)的消費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