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勞工與公務員月退俸比較,真的差這麼多嗎?


IBIZA0408 wrote:

1.的確, 勞工薪資越高, 替代率會越低, 不過超過最高投保薪資很多的勞工也不是很多


這不對 應該說很多!

低薪的勞工畢竟很多屬於初始就業,依照主計處的統計平均月薪3萬七(含獎金紅利等約4萬4)
這包含一票剛就業拿22K 17880 還有真正低薪 拿22K 17880

多數退休前勞工薪資序列 理應起碼都會落在中位數以上 加上這些低薪勞工拉低平均數

如此看來 中位數應該已經超越43900 ! 




行政院會昨通過照顧近貧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將針對年滿二十歲至六十四歲、具有全職工作、且個人年薪資在三十萬元以下者,主動篩選低薪資受助者,並根據不同年收入標準分級,每月提供三千至六千元補助,自十月一日起發放至明年三月三十一日,為期半年,預估將有四十五萬戶、一百三十五萬人受惠

特偵組 wrote:
前提是你的退休該年平均所得必須在投保薪資最高上限以內!
這也講過很多遍了!


不對, 若年資夠多或收益率超過預期, 不見得要在投保薪資最高上限內才會破百

以起薪4萬, 通膨率2%, 個人薪資成長3%, 勞退收益率5.5%, 提撥12%算
37年後, 勞保最高投保薪資91342(依通膨計算)
個人薪資115931, 勞退本利和10298657

勞保年金=37*1.55*91342=52385
勞退月領=65839
合計118224, 替代率101.9%

這個案例的退休年所得高於勞保27%, 一樣可以拿到破百的替代率

基本上勞工的退休金替代率一切都是看情況而定
沒有一定會低於多少或一定高於多少
只能說平均大概就是20年七成

特偵組 wrote:
換句話說,勞保的所得替代率,是你的月薪越低,年資越深,所得替代率越能達到上限,薪資越高,所得替代率越低
這比較符合退休給付採社會安定的方針,高薪的勞工,拉低所得替代率降低月退給付總額, 低薪的勞工用高所得替代率來維持退休生活!


再說一次, 勞工替代率是沒有上限
如果未來經濟像民國80年代以前那樣
那勞工所得替代率是會爆表的
當然, 如果未來經濟情況不好, 那替代率大概就只會有50趴左右
(以起薪4萬, 通膨率1%, 個人薪資成長1%, 勞退收益率2%, 提撥12%, 年資20年算
20年後, 勞保最高投保薪資53556(依通膨計算)
個人薪資48324, 勞退本利和1757051
勞保年金=48324*1.55*20=14980
勞退月領=9607, 替代率50.87%)

特偵組 wrote:
而公務人員,則沒有這各問題,甚至因為早年退休金低的公務員的用18%來補貼,卻爽到一票高薪公務員所得替代率破百!
退休公務員所得替代率仍然是8-9成居多!


錯, 年資橫跨民國70年代後期, 84年之後退休的公務員
兼領84年後月退休金跟84年以前年資的18%
替代率才比較容易達到上限

如果是84年之後才進去的, 大多是領不到上限的

特偵組 wrote:
原因很簡單,公務人員有工作保障,她們不受大環境影響,不會被裁員,自然可以工作到所得替代率的上限才申請退休!
本俸*2*年資**2% 公式不變,但公務員工作保障讓她們可以選擇年資的長短,自然也就可以選擇所得替代率的高低! 正常來說誰會選擇低 ?????


錯, 年資越久, 對勞工月有利, 對公務員越不利
因為公務員的退休金是線性成長, 又有替代率上限
而勞工有一半月退是複利累積, 且無上限

特偵組 wrote:
而勞工則相反,年資越高,轉職越難,中高年齡的的勞工,在台灣台灣中小企業普遍20年不到的年限,很容易造成勞工的投保年資中斷,甚至無法繼續而申請退休
就算去找職業工作續保,即便工作順利滿35年或是申請到職業工作續保年資累積達35年
卻又受限於投保薪資上限造成的所得替代率下降
這兩者的差距還需要說明嗎?


1.新制勞退跟勞保都沒有換工作造成年資中斷問題, 而且即使勞保年資不足, 也可以用國民年金補滿
2.過去五年平均每年20萬勞工申請退休金, 平均年資30年
3.勞保薪資以最高60個月算, 中年失業轉職換到薪資較差工作也不影響勞保投保薪資
特偵組 wrote:
這不對 應該說很多!
低薪的勞工畢竟很多屬於初始就業,依照主計處的統計平均月薪3萬七(含獎金紅利等約4萬4)
這包含一票剛就業拿22K 17880 還有真正低薪 拿22K 17880
多數退休前勞工薪資序列 理應起碼都會落在中位數以上 加上這些低薪勞工拉低平均數
如此看來 中位數應該已經超越43900 ! 


你這話怎麼跟之前講平均薪資到底有沒有四萬四時又不一樣了?
我記得之前在討論平均薪資到底有沒有四萬四時
你還跑出來說一般人到35-40歲薪資就到高峰期了, 之後就會因為中年失業等原因而使得薪資被拉低
怎麼現在又說"多數退休前勞工薪資序列 理應起碼都會落在中位數以上"

真的是屁股決定腦袋?

退休薪資是不是高過勞保最高投保薪資都無所謂
年資多或收益高, 即使退休薪資超過最高投保薪資一截, 照樣是可以破百的

jslin0821 wrote:
考不考或者做什麼不是...(恕刪)

按照jslin0821的說法
百貨公司所有員工老闆是刷卡師奶在養/麵店老闆是吃麵的人在養/電子產業公司是3C敗家男在養/.........
請問你是誰在養?????
人類社會是互利共生的,公務員待遇是可以討論,但所謂市場機制留強汰弱,公司就是要待遇高福利好才能留住人才不是嗎?
IBIZA0408 wrote:

以起薪4萬, 通膨率2%, 個人薪資成長3%, 勞退收益率5.5%, 提撥12%算

37年後, 勞保最高投保薪資91342(依通膨計算)

個人薪資115931, 勞退本利和10298657


用數學計算設定條件下要破百當然很容易!!!


每樣因素調整一下就可以達成! 
年限拉長點,收益率又穩定不錯,某些又調整一下
加上最重要的前提還是你的薪資必須壓在勞保最高投保金額上限附近


所以你的框架還是在於退休勞工的薪資屬於投保薪資上限內比較低的,所得替代率會高的筐筐裡 加上要幹滿37年

就能夠創造出很漂亮的數字! 


現實面呢?今天某一家公司 現在這各時候以四萬的薪水去聘僱一各年輕人!

(這算不錯了,當然跟十年前不能比)

這代表啥米意義?這代表這年輕人本身的學經歷

讓公司願意以高於目前22K充斥社會的新鮮人賣肝價去聘僱!

這種員工不用37年 薪水就遠超過投保薪資上限





特偵組 wrote:
用數學計算設定條件下要破百當然很容易!!!
每樣因素調整一下就可以達成! 
年限拉長點,收益率又穩定不錯,某些又調整一下
加上最重要的前提還是你的薪資必須壓在勞保最高投保金額上限附近


薪資超過勞保最高投保薪資26%還叫上限附近?

當然, 你要說領幾百萬上千萬這種人, 替代率不可能超過100%, 我沒話講
但是套一句之前HappyDavid講的話"退休金制度本來就是應傾向跟著較弱勢的人設計"

勞工退休金制度的設計, 是要讓一般收入的人, 退休後能夠靠退休金活下去
目前的設計, 在經濟情勢及收益率正常的情況下
這個金額大概是一般薪資水準的人, 25年年資退休時薪資的七成左右, 35年資九成左右

而勞工退休金因為無上限設計, 當年資高或收益高, 就有機會破百

相較於退撫新制
25年替代率
(50%~70%)*2*25*2%=50%~70%
35年替代率
(50%~70%)*2*35*2%=60%~95%(計算結果為98%超過上限)
(另外有公保一次金 本俸*(15+(年資-15)*2), 25年=35個月本俸, 35年=45個月本俸(上限45)
本俸若依公務員退休平均職等7算, 大約是3.7萬, 35個月就是129萬, 45個月就是166萬)

勞工退休新制度是差在哪?

特偵組 wrote:
所以你的框架還是在於退休勞工的薪資屬於投保薪資上限內比較低的,所得替代率會高的筐筐裡 加上要幹滿37年
就能夠創造出很漂亮的數字! 
現實面呢?今天某一家公司 現在這各時候以四萬的薪水去聘僱一各年輕人!
(這算不錯了,當然跟十年前不能比)
這代表啥米意義?這代表這年輕人本身的學經歷
讓公司願意以高於目前22K充斥社會的新鮮人賣肝價去聘僱!
這種員工不用37年 薪水就遠超過投保薪資上限


退休金的框架本來就是考慮一般情況
不管勞工或是退撫都是如此

IBIZA0408 wrote:
你還跑出來說一般人到35-40歲薪資就到高峰期了, 之後就會因為中年失業等原因而使得薪資被拉低

怎麼現在又說"多數退休前勞工薪資序列 理應起碼都會落在中位數以上"


目前因為沒有人可以領新制的月退(民國109年七月一號才有人滿 15年)

所以你可以慢慢用數學公式去算些比較極端的案例! 

我先前說過的確薪資高峰期 第一波會落在35-40,事實上這資料也是從雜誌看來的,

我剛剛有說過落在中位數之上,

您仔細想想,薪資排列序位假如由低到高由左至右,中位數在正中間,邁入高峰期落在右邊,假如中年失業後往回走,如果中年失業後轉職成功還能繼續在職場上累積年資然後到退休還是在中位數之上並沒有不合理吧!



那如果中年失業或是轉職失利,薪資的確會往下走,甚至走到很左邊

這時候沒有銜接到所謂的職業工會續保的話,你的3X年資的試算,應該是不會出現

如果銜接職業工會呢? 

雇主新制提撥的6%全部要自己提撥,加上勞保的雇主負擔部份多數要轉嫁過來,外加原先自提的6%,
每各月要繳納17%上去,不幸超過一年找不到新工作,用你的案例每年還要記得還要自己調薪3%去提撥,才能累計你的勞保年資計算,直到37年或是找到工作為止!

這種案例 當然也不可能會有人撐的到37年!




jslin0821 wrote:
建議取消公務員考試制...(恕刪)


嗯...
想想哪天你上法庭時,
看到在上面的法官是原來隔壁旳阿達,
就會希望老天有保祐了!
特偵組 wrote:
目前因為沒有人可以領新制的月退(民國109年七月一號才有人滿 15年)
所以你可以慢慢用數學公式去算些比較極端的案例! 


我舉那個例子一點都不極端, 薪資超過投保薪資26%, 年資37年, 收益率5.5%都還在合理範圍
哪裡極端了?
事實上你剛剛還在說我舉的例子"薪資壓在勞保最高投保金額上限附近", 現在卻又說這個例子極端
真的是話要怎麼講都隨你需要變來變去?

另外, 如果要說這個案例極端, 那也是你先提的吧(薪資超過投保薪資的人不可能破百)
我只是告訴你, 即使是薪資超過投保薪資的人26%的人
只要年資高或是投資報酬率高還是可能破百

你不想討論極端案例, 好, 那就回歸這句話
勞工退休金的設計是讓一般薪資的人, 25年年資替代率七成, 35年替代率九成

請問這樣的設計哪裡比不上退撫新制?

特偵組 wrote:
我先前說過的確薪資高峰期 第一波會落在35-40,事實上這資料也是從雜誌看來的,
我剛剛有說過落在中位數之上,
您仔細想想,薪資排列序位假如由低到高由左至右,中位數在正中間,邁入高峰期落在右邊,假如中年失業後往回走,如果中年失業後轉職成功還能繼續在職場上累積年資然後到退休還是在中位數之上並沒有不合理吧!


哈, 真的是之前吵平均薪資四萬四不合理時講一套, 現在要吵退休後薪資高又講一套

你宣稱的高峰期36~40歲平均薪資是46,686, 若扣除年終及獎金, 月薪大概是41500(*12/13.5)
如果照你說的過了40歲往回走, 那麼退休平均薪資應該頂多是在勞保薪資附近才對吧?

更何況, 事實上, 不要超過勞保薪資太多, 替代率不會差很多
差了幾十趴甚至幾倍才會差比較多

高於投保上限非常多的人不算多, 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差太多才對

特偵組 wrote:
那如果中年失業或是轉職失利,薪資的確會往下走,甚至走到很左邊
這時候沒有銜接到所謂的職業工會續保的話,你的3X年資的試算,應該是不會出現
如果銜接職業工會呢? 
雇主新制提撥的6%全部要自己提撥,加上勞保的雇主負擔部份多數要轉嫁過來,外加原先自提的6%,
每各月要繳納17%上去,不幸超過一年找不到新工作,用你的案例每年還要記得還要自己調薪3%去提撥,才能累計你的勞保年資計算,直到37年或是找到工作為止!
這種案例 當然也不可能會有人撐的到37年!


不懂實際情況的人, 真的是一說話就漏餡

公會投保根本不能保勞退新制好嗎?
還有, 失業後選擇公會投保通常就是為了湊最後幾年年資, 除非是自己想衝最高保額, 不然大家都嘛保最低薪資
(因為勞保是看最高60個月的平均投保薪資, 所以只是要湊年資的話, 保最低就行了)
怎麼可能每個月還要繳17%上去?

只有少過原本投保薪資不高, 退休前想衝最高薪資, 多拿一點退休金的人
才會在退休前故意衝高投保薪資, 好讓自己退休時的退休金基數可以用最高保額算


最後, 最重要的一點, 國民年金實施後, 用國民年金就可以補足勞保年資了
你整段話根本就是搞不清楚狀況!

說到這我才想起來
你幾天前連勞工退休金分勞退跟勞保都還不知道
現在怎麼講起勞工退休金好像你很懂似的?

幾天前我就講過的話, 現在再講一次
不要不懂裝懂好嗎?



IBIZA0408 wrote:
薪資超過勞保最高投保薪資26%還叫上限附近?



當然, 你要說領幾百萬上千萬這種人, 替代率不可能超過100%, 我沒話講

但是套一句之前HappyDavid講的話"退休金制度本來就是應傾向跟著較弱勢的人設計"



勞工退休金制度的設計, 是要讓一般收入的人, 退休後能夠靠退休金活下去

目前的設計, 在經濟情勢及收益率正常的情況下

這個金額大概是一般薪資水準的人, 25年年資退休時薪資的七成左右, 35年資九成左右



而勞工退休金因為無上限設計, 當年資高或收益高, 就有機會破百

相較於退撫新制

25年替代率

(50%~70%)*2*25*2%=50%~70%

35年替代率

(50%~70%)*2*35*2%=60%~95%(計算結果為98%超過上限)

(另外有公保一次金 本俸*(15+(年資-15)*2), 25年=35個月本俸, 35年=45個月本俸(上限45)

本俸若依公務員退休平均職等7算, 大約是3.7萬, 35個月就是129萬, 45個月就是166萬)



勞工退休新制度是差在哪?



我全都用你的數字
一個數字都不改甚至用你寫的最低的公務員所得替代率的告訴你 差在哪裡!
我也不算公保那部份的129萬 還是 166萬!


今天
一各公務員,退休職等7,月薪7.4萬,本俸3.7萬,加給3.7萬 (本俸為月薪50%,這樣所得替代率照你的數字最低)
個人負擔 12%*35%=4.2% (按照月薪7.4萬基礎計)

一各勞工月薪7.4萬
自提6% 勞保個人負擔 費率8%*個人負擔比20%*(43900/74000)=0.9%
共 6.9%

(按照月薪7.4萬基礎計)

勞保薪資目前上限43900

兩各退休前同樣薪資的上班族!

25年替代率

公務員(50%)*2*25*2%=50% 也就是7.4萬*50%=3.7萬
勞工 有沒有3.7萬 ?



35年替代率

公務員(50%)*2*35*2%=60% 也就是7.4萬*60%=4.44萬
勞工 按照現在的算法 有沒有4.44萬 ?





答案當然是勞工能領多少要等到將來才知道,但是合理的推估下,同樣薪水的勞工與公務人員

就算不計算公保一次給付的那部份1百多萬

就算勞工個人提撥負擔高於公務人員 6.9% VS 4.2%

就算公務人員是最低的所得替代率

退休勞工仍必須仰賴其他因素

如 勞保基金投資報酬率>退撫基金投資報酬率
或是 更長的工作年限
或是 退休勞工薪資與投保薪資差異不大 ....

等因素 才有機會超越同樣薪水的公務人員或是相同


  • 49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